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4438篇
科学研究   569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247篇
综合类   176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5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91.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的系年是有争议的。宋人黄鹤订为广德二年夏成都作。清人朱鹤龄认为是大历四年夏在荆门附近作。据考,均难以成立。根据对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色,以及通过“黄牛平驾浪”,“巫峡将之郡”句对李十四布行踪的考证,可以断定该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夏在夔州Xiang西草堂所写。  相似文献   
92.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特征。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揭示语音发展规律。从齿音的角度探讨《韵镜》一系韵图发展到《等子》一系韵图时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揭示这一发展时期语音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93.
《增补汇音》声母方面保留了上古音系统的许多特色。阳声韵完整地保留了上古音[-m]、[-n]、[-η]的收尾系统。阴声韵只有“玑”、“葩’,两韵差异较大。入声韵出现了与阳声韵相配的入声和与阴声相配的入声两套。《增补》中出现大量阴入对转现象。《增补》将上古四声分为七音,上古许多入声字,在《增补》中属于上去或下上,这是与上古调类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4.
95.
基于UML的信息系统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使用UML建立信息系统模型的RUP方法,并分析了UML建模中涉及的Use Case的识别、类的抽取、职责分配、持久化存储等问题,然后探讨了UML建模过程中几个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了使用UML建立信息系统模型时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6.
张金泉 《家教指南》2001,(1):151-160
1989年敦煌莫高窟B59窟发现了古韵书《排字韵》二叶。此韵书不见载,与《广韵》等比勘,当为唐五代以后的韵书。《排字韵》残存二叶52行,分韵依稀106部,是《广韵》略本之一种,并以《广韵》作了校补。  相似文献   
97.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家长应当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表扬要适度、要恰当、要具体、要客观、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8.
利用语料库研究词语搭配主要有两种方法:基于数据的方法和数据驱动的方法。本文以“有点”为关键词,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关键词右、左两侧的搭配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总结“有点”的右搭配词与左搭配词的语义特点与类别。  相似文献   
99.
王文胜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40-45,59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平面揭示吴语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语音特点,并对其历史层次进行分析。处州方言豪、肴二韵的今读状态,是其自身演变和受外来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口语和播音主持都是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服务的,因此,表情准确、达意清楚是其在用声上的共同要求。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传播语境不同,两者发音的心理过程及声音传递的物理过程的不同等都导致了两者在用声上的差异。对此进行充分认识,有利于两者在实际运用中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