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举国上下齐力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时,我们刊发这篇易纯才教授撰写的文章。目的不仅在于让读者与易教授一同回顾我国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的成功与辉煌,鼓舞我们申奥的决心和信心,引发大家对我国竞技运动,对我国奥运战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2.
杨晓霞 《新闻知识》2001,(10):17-19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10,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大厅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北京赢了”“2008属于北京”“神州大地竟夜无眠”。当晚,电视实况转播了这一盛事,屏幕上不断闪出的四个字“我们赢了”最直接地表达出中国人获胜后的狂喜:北京赢了,中国赢了。按照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的界定“北京申奥”这一事件已经成为了“媒介事件”。所谓媒介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界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163.
164.
优雅男孩     
陈祖芬 《新读写》2011,(2):49-50
无数细节的成功 1983年7月13日,上海普陀区的一个普通房子里,和所有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有了夫有了妻,就有了一个孩子。就要给孩子拍照月照。这个孩子好像注定要和奥运有什么关系——后来,北京就是在一个7月13日,申奥成功。  相似文献   
165.
在比较当前中国体育改革的热点——中国足球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回顾了作为非奥运项目的武术百余年来的转型发展之路的历史,详细分析了竞技武术形成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并基于时代发展的众多因素探究了当前武术的现代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6.
王晓璐 《陕西教育》2007,(12):108-109
2005年,7月26日,在新加坡莱佛士城会议中心,奥委会宣布英国伦敦以多数票数成功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同样在四年前的北京,当萨马兰奇宣布获得第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时,全体中国人民也激动不已.本文将截取中国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北京市长刘其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及伦敦市长利文斯顿在申奥演讲中的部分内容,从语言角度分析因文化因素而导致的中西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7.
刘芳 《陕西教育》2007,(10):96-97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对外交流的范围日益广泛,国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英语热.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改革目前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模式,既要吸收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优势,又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社会和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8.
对于记者职业而言,节庆活动(像建国、申奥成功等重大节庆活动除外)的报道往往易流于一般化,很难出彩.因为它不像重大事件现场那样具有唯一性,也不像重要人物出场那样,具有鲜明的亮点.它就像春节、元宵、中秋节一样,是一个多数人都在过、都在庆祝的节日.像这样一个普遍参与的活动,如何做出新意、做出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既是我们所担心的,也是我们苦苦追求的理想目标.为此,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策划,抓住营造气氛和点睛之笔来精心架构,突出表现普通群众的奥运激情,使《邯郸群众激情满怀欢庆奥运闭幕》这条新闻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9.
武术套路运动竞技化历史寻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运用历史逻辑和定性分析,对武术套路运动近现代以来的嬗变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武术套路运动竞技化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 "国粹体育"下的改良;2) 纳入现代竞技体育范畴的迂回前进;3) 新时期竞技化演进;4) "武术申奥"进取中的努力;对武术竞技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鉴,为武术在新世纪的竞技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促进武术套路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0.
林香玉 《中学生电脑》2013,(11):47-47,50
【活动目的】 1.通过次此班队主题活动,理解北京申奥的伟大意义,使学生学习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引导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