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288篇
科学研究   251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创作的<理智与情感>通过描写达什伍德姐妹的各自的感情经历体现了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必要性的这一主题.小说虽然对其中的男性角色着墨较淡,但对他们的描写仍对作品的主题表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短视频的时代似乎从未过去,甚至还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其中,男性反串作为短视频中的一种独特存在,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它的出现也与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相契合。结合鲍德里亚消费文化的经典理论,认为这一形象建构的动因与消费社会中的个性化消费特征有关。另外,通过对身体、话语、场景三个层次的分析,归纳了短视频中的男性反串形象是如何在大众心中建构的。最后,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对短视频中男性反串现象的建构进行了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43.
李量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1):104-106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力量。近年来蓬勃发展。在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研究华美文学在东西方跨文化视野交流中的作用更具意义。华美文学中以创作女性形象取得成功的作家不乏其人,如众所周知的黄玉雪的《华女阿五》、谭恩美的《喜福会》、汤亭亭的《女勇士》,而在男性形象的构建上显得乏善可陈,笔者试从东方主义视野中探究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4.
乔治·桑早期妇女小说是作者自身体验的写照,表达了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作为压迫者的卑劣男性的谴责,并把获得美好爱情的希望寄托于理想男性。乔治·桑没有提出解决妇女问题的有效办法,却传递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5.
禹建湘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13-16,57
我国20世纪90年代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下,在作品中张扬同性之爱,以此来“虚化”男人,达到反叛男性社会的目的,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但由此,她们丧失了对人文精神和历史理性的关照,这也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  相似文献   
46.
陶群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05-108
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们充分显示了男性话语特征下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想象.从女性视野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男性对女性的容貌期待,男性与女性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情感构架等方面阐述金庸小说的男性话语特征.  相似文献   
47.
中英古典爱情诗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中英古代爱情诗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从内容上看,中国古代爱情诗注重对婚后生活的回顾和反思,描写对象多为女性,诗中的宗教色彩淡漠,英国古代爱情诗则注重婚前爱情的追求,诗中的主角多为男性,宗教色彩相当浓厚.从描写手法上看,中诗委婉含蓄而英诗直率.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源于两国不同的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8.
个体发展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1〕  相似文献   
49.
《左传》女性形象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左传》,就像是在看一出女性的悲剧,在那个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已经沦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卑微地步。在男性掌权的统治中,绝大部分的女性在面对男性的安排时,被悲剧性地定格为各种各样的角色。对此,她们如同一群无功的羔羊,除了服从,只有沉默。  相似文献   
50.
在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男性形象大多丑陋卑琐,在精神上不能与女性并驾齐驱,但男性在女性的成长道路上又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女性成长过程的参与者、观照者,给予女性情感的迷醉和性的满足。同时,男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封建意识,成为女性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最终被女性抛弃和超越。女性为了寻找前进的道路而在男性世界里艰难地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