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陈庭星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75-79,128
全文通过对《浙江民歌汇集》第五部分174首畲族民歌以及本人深入畲寨采风所采集部分民歌的梳理、研究发现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是:先扬后抑,往往以六度大跳或高声区起音,以"大二小三大二"纯五度五声性五声音阶式下行作结,这种纯五度五声性五声音阶式下行旋法具体以6532和2165两种特性音调体现在"商"、"徵"两种调式上,形成了十分独特的旋法特征.  相似文献   
122.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种种原因,民族医药缺乏科技创新的意识和条件,固步自封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化是民族医药学重新焕发活力和加快发展的途径之一。对畲族医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畲族医药走高等教育之路进行初步探讨,希望为畲族医药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一个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3.
1929年夏天,史图博和李化民在浙江景宁敕木山村作畲族文化调查研究。时隔83年后回访敕木山村,从饮食、服饰、建筑和民歌等四个方面来调查畲族传统文化变迁。由于政府政策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畲族生活饮食和建筑等方面在向现代生活方式方向发展,而服饰和民歌等方面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危机和保护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了畲族服饰的特点,尤其对"凤凰装"进行了全面的阐释。通过对畲族传统服饰现状的探讨,认为畲族传统服饰应借鉴现代服饰的某些因素,以使畲族服饰得以传承和发展。传承和发展畲族服饰对弘扬中华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畲族民间信仰中,女神信仰占有重要地位。畲族女性始祖三公主、浙南地插花娘等,是畲族族内女神;陈靖姑、马仙和汤夫人等,是畲汉共同信仰的女神;太姥娘娘则是有待重新认识的畲族女性始祖,其文化意义或许可与三公主比肩。对畲族女神信仰作一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将有利于畲族文化艺术的纵深研究。  相似文献   
126.
畲族至迟在隋唐之际就已经形成于闽粤赣边区,有鲜明的民族性格、文化特色和强烈的族群意识。随着客家先民大量入迁并与之杂处,受封建统治势力欺压和占统治地位的汉文化影响下,畲族被迫"汉化",族群意识削弱直至丧失。新中国建立后,畲族族群意识复苏。这种历史流变反映出了客家与畲族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7.
畲族人民追忆历史,以歌吟诵;小说故事,以歌讲述;教育孩童,以歌晓志;生产劳动,以歌消累;迎宾送客,以歌相贺;闲暇休息,以歌自娱;相恋嫁娶,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为荣;丧葬祭祀,以歌致哀;典仪承俗,以歌作乐。尤有即情即景以歌咏物、以歌拆字、以歌猜谜等等,可谓“凡事凡物皆有歌“。若按其词意,我们可把它分为历史传说歌、神话小说歌、生产劳动歌、情歌、对歌、劝世歌、神曲歌、礼俗歌、诉苦歌、常识歌、儿童歌、拆字歌、咏物歌、谜歌、杂歌等15个类型。在这些形式中,《高皇歌》以叙事的方式,追述畲族神话传说“盘瓠“的不平凡来历、平番救国的功绩、弃官隐居广东潮州凤凰山劳作、生息、畲族的来历和不断迁徙的经过等。它是畲族多种形式民歌中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28.
畲族人民追忆历史,以歌吟诵;小说故事,以歌讲述;教育孩童,以歌晓志;生产劳动,以歌消累;迎宾送客,以歌相贺;闲暇休息,以歌自娱;相恋嫁娶,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为荣;丧葬祭祀,以歌致哀;典仪承俗,以歌作乐.尤有即情即景以歌咏物、以歌拆字、以歌猜谜等等,可谓"凡事凡物皆有歌".若按其词意.我们可把它分为历史传说歌、神话小说歌、生产劳动歌、情歌、对歌、劝世歌、神曲歌、礼俗歌、诉苦歌、常识歌、儿童歌、拆字歌、咏物歌、谜歌、杂歌等15个类型.在这些形式中,<高皇歌>以叙事的方式.追述畲族神话传说"盘瓠"的不平凡来历、平番救国的功绩、弃官隐居广东潮州凤凰山劳作、生息、畲族的来历和不断迁徙的经过等.它是畲族多种形式民歌中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29.
明清时期的畲族家法族规制度内容表现为用伦理道德来规范族人行为并辅之以适当的刑罚,强调民主,讲究和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畲族地区构建了一个诚实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30.
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