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70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595篇
教育   93286篇
科学研究   13841篇
各国文化   109篇
体育   1543篇
综合类   1682篇
文化理论   257篇
信息传播   12629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266篇
  2022年   1172篇
  2021年   1492篇
  2020年   1425篇
  2019年   1336篇
  2018年   787篇
  2017年   1045篇
  2016年   1589篇
  2015年   3447篇
  2014年   15363篇
  2013年   10456篇
  2012年   11534篇
  2011年   10692篇
  2010年   9013篇
  2009年   8523篇
  2008年   10193篇
  2007年   7937篇
  2006年   6189篇
  2005年   5724篇
  2004年   3600篇
  2003年   2734篇
  2002年   2310篇
  2001年   1976篇
  2000年   1723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知识失业是我国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对我国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总结其表征及危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黄捷  罗世灼 《广西教育》2006,(1B):86-87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的普及,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单靠课堂学列的那些知识,势必无法适应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准掌握的知以最多最全面,谁就掌握了驾驭命运的主动权。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一张文凭,终生管用”的旧观念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常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渎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4.
龚江泳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5):14-14,17
在知识、经济、文化、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竞技体育训练原则也不例外。一些被人们视为中国竞技体育弱项的项目异军突起,证明了他们的指导思想不同以往。而且,大量事实也证明,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作为规范性要求,事物是不会有多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5.
126.
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阶段——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是两个不同的管理概念与过程 ,知识管理对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开发以及信息传递等各环节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7.
陈杰 《地理教育》2005,(1):62-63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据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由此,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备课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怎样备学生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备学生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分析知识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创新能力系统的四个方面独具的优势与功能,指出为把高校图书馆办成培养知识创新人才的摇篮,应当以科学的创新精神从三个方面加强提高高校图书馆培养知识创新人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9.
碑与碑文     
许慎《说文解字》:“碑,竖石也。”古时候,人们把立于宫庙门前的用于观测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郑玄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目影,引阴阳也。”《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即拴)于碑。”那时的石碑上并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意义。后来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旁树立石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只是行葬  相似文献   
130.
马晓彦 《西宁教研》2001,(4):26-26,32
一、青少年历史知识缺乏的现状 最近,北京零点调查公司采取多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4城市14岁.28岁的1065名常住居民入户访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历史知识普遍薄弱,以满分100分计算,受访者平均得分27.69分,仅有1.5%得分超过6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