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教育   1772篇
科学研究   41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56篇
综合类   25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83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对先天性爆发力差,而协调性好的女少儿体操运动员的下肢训练所采用的较为特殊的训练手段及训练安排能有效地提高其专项成绩,并可相应地避免和减少下肢运动损伤从而保证训练及比赛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运动学参数和跳远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中的差异。结果表明:走以力量见长的高跳跃型技术之路。是提高国内男子跳远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
通过录像研究、资料查阅、数理分析等方法,依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分析了撑竿跳高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与转化, 总结出助跑、起跳、团身展体、引体推竿这四个过程是动能获得的根源;在整个跳跃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被损耗,另一部分转化为身体重心腾至最高点时的势能和过竿时的水平动能, 并提出:加强能量来源与减少能量损失是获得较高腾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5.
支撑跳跃项目具有瞬间踏跳、两手快速推顶,并以某种姿势腾越器械的特点。纵箱前滚翻则是支撑跳跃项目之一。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它是以助跑,双脚踏跳,两手撑箱近端,提臀含胸,同时低头,用头后部接触箱面,收腹屈体向前滚翻的姿势腾越器械的。对于初步接触纵箱前滚翻的学生来说,常常会因教法不当而使学生出现“撞腹”或“摔背”现象,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26.
采用高速摄像法、等速测试和表面肌电等方法,对我国部分男子排球运动员连续助跑能力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运动员连续15次助跑起跳摸高过程中,重心腾起高度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2)测试的结果验证了功疲劳度指标是一个较好的评价运动员肌肉耐受疲劳能力的功能指标;3)现行20 m内连续5次助跑摸高的测试能否作为反映运动员弹跳耐力水平的指标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27.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中不同高度跳次间,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腿支撑过程质心水平速度、质心高度、蹬伸阶段质心前移水平距离、膝关节角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认为:质心水平速度的降低,是运动员试跳失败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8.
木子 《中华武术》2005,(12):40-40
被称为像袋鼠一样、具有出色弹跳力的萨涅耶夫只差一点就成为世界奥运田径历史上第二位连续四届在同一个项目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在他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莫斯科奥运会中,他跳出了四年来的个人最好成绩,但遗憾的是却还不能足以使他获得金牌。  相似文献   
29.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点,这就为身体处在最高空时作好优美造型腾出了时间;落地时重心偏低,下落的时间较短,造成了缓冲的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30.
近来读了本刊2002年第5期宋美萍、张杰两位老师的文章《赶快停止水泥地上的“蛙跳”练习》之后,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作为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从理论上都知道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骨骼尚未发育完全,在练习跳跃一类运动项目时,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来自地面对人的冲击力的确是不小的。但是,现实情况中,如果停止这项练习,笔者认为或许有待探讨。就以笔者所在地的各个学校为例,本地所属的中小学总计26所,各学校基本上都有用水泥铺设的篮球场,而操场除了几所直属的中学和实力较好的小学有塑胶场地之外,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