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科学规划盘州市社会经济发展任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盘州市为研究区,运用RS与GIS空间地理信息技术,整合社会与经济发展数据,按照《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试行)》中三类空间划分方法,评价盘州市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盘州市石漠化分布较广,面积达1059. 90 km~2,已发生石漠化等级主要以轻度、中度为主;盘州市适合开发面积共占国土面积26. 08%,市域内土地资源有限且土层浅薄,区域发展潜力小;参考石漠化综合防治治理模式与地方发展实际,提出在轻度以下石漠化-适宜及较适宜开发地区发展刺梨、核桃、软籽石榴等为主的特色规模种植业,特色产品加工业、战略新兴产业、新型建材等产业,在中度以上石漠化-适宜及较适宜开发地区,禁止大规模毁林开山等非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非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开发行为等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面向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试验与示范研究,发现了喀斯特坡地地表-地下二元水土流失特征,地表侵蚀产沙一般低于50 t/(km2·a),但人为干扰加剧地表侵蚀;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阐明了喀斯特景观格局与关键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研发了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技术体系,开展了生态工程背景下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提出了喀斯特景观保护的优化管控措施,构建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科技扶贫模式,形成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与区域脱贫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4):343-345
本文根据南方岩溶石山地区的生态被严重破坏,石漠化面积迅速扩大,已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且农业经济比重高,尚处于工业化初期,人口、耕地、资源矛盾尖锐,投资不足等现状,提出了“要处理好粮食、生态、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科技投入”,“对贫困地区采取符合社会公平目标的的政策”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4.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领域,而区域生态调控是当今世界人地关系的焦点问题.石漠化问题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石漠化不仅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土地生产力,严重影响农、林、牧业生产,甚至危及到人类生存.石漠化治理的路径选择是生态补偿,探求的目标是ER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5.
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基于黄平县2004年的石漠化和土地利用数据,定量研究了黄平县各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率。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石漠化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着相关性,石漠化土地中以灌木林地、低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山区旱地、石质旱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占较大比例。轻度石漠化土地中以低覆盖度草坡和中密度草坡为主,中度石漠化土地以未利用地和低、中覆盖度草坡和石质旱地为主,强度石漠化土地以石质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灌木林地中中度石漠化最高可占4.17%,低覆盖度草地中轻度石漠化比例最高为62.09%,未利用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最高可达56.95%、强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43%,山区旱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21%,石质旱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6.78%。在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石漠化的这种空间关联因区域而异,土地利用和石漠化的相关性受岩性等因子的控制,在岩性以连续性白云岩为主的区域,石漠化发生比例大于研究区其它岩类,连续性白云岩区存在的大面积草山草坡均以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石漠化。  相似文献   
56.
为了深入了解桂西北地区石漠化治理和土壤生态恢复的现状,作者对广西宜州、环江、平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从海拔高度、恢复年限、植被类型等角度,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吊丝竹、任豆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样地的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豆科植物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他相关的理化分析指标也较好,因此,可以将之作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7.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其中包括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将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综合成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10个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它们有助于解释在喀斯特生态修复方面实现可持续性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文章也指出了解决办法。它们构成了一套核心原则,可以指导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应对喀斯特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可持续性挑战。  相似文献   
58.
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理论基础上,以毕节鸭池为示范区,建立反映喀斯特区名漠化现状.应用于石漠化综合防治决策过程中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KSDSS),它是决策支持技术和石漠化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9.
生态时讯     
《生态文化》2011,(6):30-31
第二届林博会暨第四届森博会在浙江义乌举行11月1日至11月4日,以"兴林富民、共享绿色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在浙江义乌举行。展会设12大展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林业局创办,四年一届,首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铜仁市松桃县为例,讨论了该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规划和布局.可将该县分为3个防治大区,分别对各大区的范围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更好地推进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