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教育   3380篇
科学研究   96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7篇
综合类   162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21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含有烯丙基末端基的第二代硅碳烷树枝状大分子与硅胶在甲苯回流及有机碱作酸吸收剂下进行反应。经过化学修饰的硅胶装色漕柱,测试其色谱性能。对于醇类,烷基取代苯.丙烯酸酯同系物可以进行很好的分离。此实验可以作为面向合成、复合材料、分析化学类课程开设综合性实验。  相似文献   
52.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53.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它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为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现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3类规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对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的通用计算公式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对公式作了准确表述和具体证明.该通用计算公式能解决对称电对、不对称电对和有H+参加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的计算.  相似文献   
55.
由"溶液吸附法测定硅胶比表面"实验出发,结合目前的科研热点,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的综合化学实验,即氮、硫共掺杂的功能化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活性评价。学生通过实验将掌握绿色化学基本原则、实验室废弃物综合利用、热分析法测定材料的稳定性、催化剂活性评价等相关理论和实验技能。此外,学生还可以掌握科研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材料表征方法,例如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践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热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CuO对H_2O_2的催化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CuO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机理及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碳标签是具有显著创新性的气候传播介质,在气候传播中具有3个方面的应用价值:(1)公众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功能;(2)公众气候变化应对行为的引导功能;(3)气候传播各利益攸关者资源整合与目标协调的社会动员功能.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校正误差公式出发,讨论了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的用量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9.
利用具支试管、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活性炭粉末、粗棉花做灯芯的酒精灯等简易器材,创新设计一种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简易装置。该装置具有设计简单、耗时短、节约药品、现象明显且节能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吕谦 《四川教育》2007,(4):34-34
其实,小学的写作教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新课程对写作做了这样的分段: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第四学段为写作。小学中高段主要是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