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4951篇
科学研究   192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74篇
综合类   333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45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1004篇
  2014年   1704篇
  2013年   1238篇
  2012年   1179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81.
《新闻界》2018,(1)
本文从新闻传播者、新闻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以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勾勒出2017年度中国新闻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图景,包括:新闻从业者方面,职业化与社会化传播者"此消彼长";新闻内容方面,正日益适应移动传播的叙事形态变化;新闻传播渠道方面,多元化、移动化和平台化成主流;受众行为变迁方面,阅读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角色并存;新闻传播效果方面,信息茧房和"后真相"现象凸显。针对上述特点,本文预测了2018年中国新闻业发展的五大趋势:内容价值继续回归并更受重视,人工智能将深化对新闻业的影响,短视频将继续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关键,传统媒体将面临增强影响力和盈利能力的更大挑战,知识付费将成为内容盈利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82.
《新闻界》2018,(9):63-71
本文是首个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角度对微信这一移动传播技术在工作情境中使用的相关研究,是基于中国语境、对过往以西方群体为样本的相关研究的补充与拓展。本研究意在探索移动化的工作要求对工作者带来的影响、工作者自身是如何体验与诠释的等问题。作者从基于工作情境下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ICT技术及移动性与工作、休闲的关系等文献的梳理入手,首先通过问卷调研与SPSS22.0软件分析来了解微信在工作中的使用等整体概况;之后基于立意抽样选取在日常工作情境中使用微信进行工作的职业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并利用计算机质性分析辅助软件Nvivo11进行质化分析。当时刻在线不仅是一种竞争力,更是成为一种必要的基础要求时,其对工作者自身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以微信为典型代表的移动传播技术的持续连通性与可得性带来了隐性加班与免费数字劳动的正当化辩解;使得工作者正陷入失去休闲及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困境;而且"工作与生活平衡"这一概念需要进行重新审视;进行非物质生产的知识型劳动者如何拥有真正的休闲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权益保护是我们未来需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83.
文劲松  刘芸汐 《传媒》2018,(4):70-71
本文从交互式应用程序开发的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着重分析了从人机交互到人机融合的移动应用趋势,并就移动互联网时代交互应用程序开发与设计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中国移动阅读产值井喷式增长,市场格局明朗化,为谋求更好发展,企业亟须创新盈利模式.论文以IP生态为视域,从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切入,探讨产业盈利模式的创新策略,得出如下几点:以知识付费为主的类众筹模式、以IP运营为核心的泛娱乐模式、以社交为切入点的阅读轻社交模式、以人工智能科技为契合点的定制化盈利模式、以原生广告为主的新型广告模式.  相似文献   
85.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县域媒体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抢占网络阵地,做强网络新闻主渠道,是当前县级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宁海新闻网坚持以做大阵地为依托,做强新闻为重点,做活文化为点晴,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新闻发展道路,为县域媒体开辟网络新闻主渠道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6.
随着全新传媒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每日都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使电视剧、电影以及微视频等影视作品的形式实现了创新发展。基于此发展背景,本文首先论述新媒体技术渗透到影视传媒领域,为影视传媒发展起到的推助作用,继续立足于新媒体技术及影视传媒的实际发展情况,深度解析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具体表现,希望能够为关注该话题的人士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7.
李淼 《中国编辑》2018,(9):76-80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音频作为新的媒介形态迅速崛起,并带来数字化有声阅读和知识付费的热潮。本文从媒介实践视角切入,考察移动音频的生产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深刻嵌入的互联网社会特性,认为其激活了现代人移动生活的多维场景,满足了碎片化传播时代的知识共享诉求,在以主播与听众互动、以知识IP为节点的网络扩散中引爆社群,带来融媒场景中的数字"新声活"。  相似文献   
88.
我国政府信息化工程建设历程仅仅十几年的时间,但随着当下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政府服务正在从传统电子政务逐渐向线上移动化跨越。在政府服务移动化建设方面,我国目前由于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根据当下我国政府服务移动化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以提高对电子政务服务移动化的认识与应用。  相似文献   
89.
《地理教育》2006,(5):77-77
山脉发生整体或部分位移,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些巨大的山体存过去的几千万年间,移动的距离甚至超过了上百千米。日前,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山体的岩脉进行计算机模型分析,终于找到了山体移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
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学习革命,是未来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模式。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借助微课视频资源来实现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移动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