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教育   3758篇
科学研究   206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22篇
综合类   342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22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研究目的]对碳数据安全治理进行研究,阐明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利用区块链赋能碳数据安全治理,实现碳数据的链上治理,有利于奠定和完善“双碳”战略数字底座和数字体系。[研究方法]首先,阐释碳数据的概念体系和面临的自身安全风险和利用安全风险;其次,探讨区块链参与碳数据安全治理的内在理论逻辑;最后,基于规范分析方法建构碳数据安全治理的法律规制体系。[研究结论]针对碳数据面临的自身安全风险和利用安全风险,区块链的应用有助于构建碳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整体可从宏观维度的规制理念、规制体系和具体路径以及微观维度的具体规则设置两个层面构建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99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关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又关乎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为此,需要发挥国家的引领作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挥高校的关键作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社会的重要作用,助力低碳行为落地,以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993.
企业知识重组会改变现有技术轨迹,推进原创性技术突破,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突破式创新受限于内外部情境差异下企业知识重组效能的发挥。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索知识重组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6—2018年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252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重组再利用负向影响突破式创新,知识重组创造正向影响突破式创新;研发人员稳定性在知识重组创造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学研合作在知识重组再利用与突破式创新的负向关系中起到的正向调节作用大于企业合作;学研合作比企业合作在知识重组创造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94.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围绕气候外交的国际博弈本质仍是世界各国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随着欧美国家不断制定新的战略计划,科技竞争将由显性化向隐性化特征转变,科技牵引将作为一种新的科技竞争表现形态。随着欧美国家在绿色低碳技术竞争趋于白热化,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绿色低碳技术不断进步,欧美国家对中国双碳战略实施科技牵引的动因逐步形成,并通过气候政策施压、转型路径牵引、技术标准制定等路径进行科技牵引,最后导致科技创新有限化、产业结构转型有限化、高质量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和一系列安全风险等。文中提出在坚定双碳政治定力,摸底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情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风险和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国际上对基础科研的资助普遍采取稳定性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双重资助体系。针对我国科技界普遍反映的“竞争性过度”问题,本文在开展广泛国内外调研对比的基础上,对我国稳定性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的实践工作进行了深度辨析。分析认为,该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不在于“经费”本身,也不在于“竞争”这一能发挥择优和激励功效的遴选方式,而在于国家级竞争类项目在各类事关科技人员成长的环节中影响力权重过大,同时机构自主使用的稳定性经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以竞争性模式分配,没有起到稳定性经费应该起到的培育和扶植作用。解决竞争性过度问题需要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构分类改革、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科技评价改革等多个方面协调推进,单纯增加稳定性支持经费并不是解决科研过度竞争问题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996.
电缆桥架广泛采用薄壁结构,其失效涉及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而且薄壁件又有非线性问题,故桥架生产厂家难以考虑这些因素。笔者从理论上对电缆桥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讨论,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的结论可供桥架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陈进才 《情报探索》2005,(3):122-12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广播电视技术也随之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就广播调制方式而言,20世纪70年代以前,乙类板调一直居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脉冲宽度和脉冲阶梯调制。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数字式调幅和幅相调制。数字式调幅发射机的出现,使中波广播发送设备的音频系统及其调制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模拟调制向数字式调制的转化,使中波发射机的整机效率、电气指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中国1966-2020年相关样本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分析,创新性地探讨了三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传统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因果关系探讨。研究表明:石油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互为格兰杰原因,并且当石油能源的消费为解释变量时,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水平冲击波动在前期基本一致。产业结构升级对可再生能源消费水平波动的反应与其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反应基本相反。当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解释变量时,石油能源消费对其产生的冲击基本为交替波动状态。基于此,建议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和“双碳”目标下,重视石油能源消费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能源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选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外商投资等典型因素作为过渡变量,深入探讨能源转型对低碳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作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能源转型政策的实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变化的能源结构并缓解成本压力,但同时可能导致科研资金短缺和减污降碳流程简化等后果。(2)能源转型通过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行业进入壁垒、产业转移和工业内部转型等维度影响产业结构,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每个产业的内部调整都会影响区域低碳发展水平。(3)能源转型在限制“高碳排放、高能耗”行业投资的同时,也激励了新的投资优惠政策和创新投资效应的形成,外商投资在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技术人才和工艺流程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欠发达国家成为“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1000.
实现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现行税收制度较好体现了源头限碳等积极效应,也存在低碳税制未成体系等体制机制障碍与不足,需要深入研究优化税收制度,如研究适时开征碳税,承担碳减排主体任务等举措,在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广度、深度、力度上,做文章、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