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研究leg press系统对速度滑冰专项力量训练的价值,采用视频、表面肌电和直线等速运动同步对王北星、于静和张虹蹬伸过程中的力学和肌 电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冰刀对下肢力和功有较大限制,应进行穿刀力量训练以提高专项力量训练效果;(2)有刀支撑时的电-力关系较独 特,且有刀支撑时对胫骨前肌的刺激加大,体现了穿刀力量训练的必要性;(3)直线等速蹬伸对速度滑冰的专项力量训练价值主要体现在最大力量 训练的全程性、多关节复合运动性,以及力量训练的专项性和安全性。建议:从特制冰鞋和速度控制等角度降低穿刀等速训练的危险性,逐步提高 运动员穿刀等速蹬伸训练的能力,尽快体现该系统在速度滑冰专项力量训练上应有的价值;在该系统应用于训练实践后,应及时进行各速度最大力 值变化与运动成绩、加速能力关系的量化研究,实证该系统对速度滑冰专项力量的训练价值。  相似文献   
172.
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等速肌肉力量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Biodex 等速测力系统,对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业学生25人进行角速度为60(°)/s、270(°)/s、450(°)/s 的腕、肘、肩各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首次为乒乓球运动员的上肢肌力提供了参考值。研究表明,最大力矩值与上臂围度、前臂围度和握力、背力等有统计学意义;上肢肌力不能反映扣球的远度。  相似文献   
173.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 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F/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本研究结论,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4.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重复训练期间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运动时峰值力矩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瑞士产CON-TREX TP500型人体腰背肌力评估和训练系统,测评了8名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大学生进行三种角速度(45°/s、90°/s、135°/s)各13组重复训练期间(共39组)腰背屈伸肌群抛物线主动补偿模式下等速向心肌力指标.结果:1)在13组的重复训练期间,随着训练组数的增加,受试者的伸肌和屈肌峰值力矩均呈现先上升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于第7组(135°/s)时即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2)在前6组重复测试中,三种速度下,第3组与第4组间的峰力矩值均高度相关.3)基于第3、4组的数据,45°/s时背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显著性高于而屈/伸比则显著性低于90°/s及135°/s时的值(P<0.01).45°/s及90°/s运动时腰背屈伸肌群之间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角度存在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135°/s运动时二者则基本相同(P>0.05).结论: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康复训练时宜采用3~6组慢速或中速方式;等速力量评价时应以第3组或/和第4组的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5.
运用ISOMED 2000等速肌力系统对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18名运动员下肢膝关节肌力进行测试。为教练员进一步了解运动员主要专项肌群的实际能力和训练水平,同时出为足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左右两侧屈肌发展不平衡,提示足球运动员需要加强膝关节屈肌的训练。②在角速度60&#176;/s条件下足球运动员左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H/Q)不合理,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在力量训练中需要注意屈伸肌群合理发展。③足球运动员在下肢力量训练和其他专项训练中应该提高动作速度以提高肌群整体做功功率。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深部肌肉刺激(DMS)对下肢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恢复作用。方法:共招募43名在校男大学生,随机分为DMS组和拉伸组,通过单膝跪地重复多次后仰的离心收缩运动对右侧伸膝肌群诱发运动性疲劳。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0.5 h、24 h和48 h,对受试者进行疼痛、疲劳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1)研究过程中,DMS组2名受试者脱落或剔除,拉伸组1名受试者脱落,最终DMS组20名、拉伸组20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2)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自觉疲劳程度和主观疼痛感觉程度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组别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治疗后RPE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4)2组治疗后VAS评分相比运动后即刻有所降低(P<0.05),其中DMS组低于拉伸组(P<0.05)。(5)运动后即刻、0.5 h后测定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平均峰力矩、等速向心收缩总功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DMS组恢复程度及速度明显高于拉...  相似文献   
177.
优秀110米栏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在2012年冬训前对9名省优秀110米栏运动员的髋、膝和踝关节进行60°/s和240°/s的屈、伸模式测试,探讨受试者下肢关节肌力的特点,为冬训针对性力量训练提供定量依据,同时对预防下肢关节、肌肉损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8.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62-1066
目的探讨跳水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特征,以期更好的完成力量训练。方法通过对广东优秀跳水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及躯干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及三维测力台SJ、CMJ测试,测定跳水运动员各肌群肌力水平。结果跳板运动员与跳台运动员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有着显著性差异,其基本规律为男板>女板>男台>女台(P<0.05);跳板运动员与跳台运动员在关节等速肌力水平、三维测力台SJ、CMJ测试结果上有着显著性差异,其基本规律为男板>女板>男台>女台(P<0.05);膝关节的屈伸快速力量比例在0.60左右,踝关节则在0.40左右,低于世界标准;相对于体能项目,跳水运动员受到年龄、体重等因素影响,力量水平一般,快速条件下膝、踝关节耐力水平一般,躯干耐力水平较好。结论跳水运动员下肢薄弱肌群为膝关节屈肌、踝关节伸肌、躯干伸肌,同时膝、踝关节屈伸比值过低,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9.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对17名健将(健将组)和18名一级(一级组)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双侧髋、膝和踝关节60°/s、120°/s、180°/s和240°/s向心、离心(每种角速度5次)测试。探讨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下肢关节不同角速度等速肌力的特征,比较健将与一级组间差异,对健将组下肢关节相对峰力矩与相对专项成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建立抓、挺举与峰力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髋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抓举呈高度显著正相关,髋关节中速(120°/s)、膝踝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抓举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踝关节相对屈绝对力呈中度显著负相关;髋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挺举呈高度显著正相关,左膝(挺举弓步腿)相对中速(120°/s)、爆发力和踝关节相对爆发力与相对挺举呈中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0.
青年男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檀志宗 《体育科研》2009,30(1):75-77
通过分析青年男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参数,探讨肘关节屈伸肌群在举重专项训练中的作用,为预防肘关节损伤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ybex—Norm型等速测力与康复系统,在预定角速度90°/s.180°/s和300°/s下对上海举重队9名青年男子举重运动员肘关节进行等速向心屈伸肌力测试。结果发现举重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力矩、相对总劝和相对平均功率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接近1.0。表明举重项目中肘关节屈伸肌群主要功能是维持运动中关节的稳定性,而两侧肘关节同名肌群肌力素质的不均衡性可能是阻碍专项能力韦黾高的重要因素和诱发运动性伤病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