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6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53097篇
科学研究   1140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677篇
综合类   518篇
文化理论   160篇
信息传播   590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4730篇
  2013年   8162篇
  2012年   10010篇
  2011年   10035篇
  2010年   5513篇
  2009年   4085篇
  2008年   6032篇
  2007年   2797篇
  2006年   1781篇
  2005年   1655篇
  2004年   724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数学新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除了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外,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62.
面对职业技术教育目前的境况,尤其是针对社会生源的具体情况,校方和老师要竭尽全力,开掘这些学生的智力潜能(反应、理解、悟性等),培育非智力因素(兴趣、毅力、心态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锤炼高尚道德品质,引导正确求知方法,培养科学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63.
学校教育视阈中的大众文化引导和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引导和提升的原因在于现代教育新的文化功能赋予了学校新的文化使命;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赋予它更大的文化选择的使命.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引导和提升的可能.学校教育要对进行大众文化引导和提升,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价值的引导和生命的提升.学校教育应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针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导和通过对家庭文化的引导和提升来实现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和提升.  相似文献   
64.
《中华武术》2005,(4):50-50
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各路精英施展传统拳械技艺,于3月11日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闭幕。  相似文献   
65.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即可以激发,又可以引导,更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  相似文献   
6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的唤醒、鼓舞。”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传统的新学年讲新课的按部就班,而是花大力气、加大力度进行阅读名著名篇的宣传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67.
68.
审美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集中了全部的心智,调动了丰富的经验,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审美是一个过程,包括了对美的审视,对美的审美,还包含了审美的创造,这其中均脱离不了一种积极的心态--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69.
拯救语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冰 《教书育人》2005,(3):24-25
大多数美国学校仍然在实施分层教学,但反对分层教学的运动提高了人们对弱势学生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70.
所谓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就是新闻舆论传播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程度,也就是新闻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呢? 首先,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注重对让会舆情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新闻舆论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读者。《张家港日报》在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的同时,注重增强读者意识,提出了“领导满意,群众喜爱”的办报要求,注重在贴近性上下力气。比如,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广大农民面临不敢调、调什么、怎样调等困惑,该报及时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