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社会主义不是成衣、必须度身定做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思考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的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坚决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倾向。恩格斯明确表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伺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他一再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含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学说,使我们认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著作中一部分是在他去世后由他人整理出版的,这部分著作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确存在问题。其次,有助于追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进程,动态地、历史地和完整地把握其思想。  相似文献   
83.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14,(10):30-31
2014年3月21日《文艺报·经典作家之未名社篇》专刊上刊登的葛涛先生《未名社成员七封集外书信考释》一文中,有一封父亲营靖华1946年9月18日写给鲁迅夫人许广平先生的信: 景兄: 潘德枫先生为中苏文协老同事,忠实可靠,奋力前进。拟将豫才先生事迹,写为短篇故事。在苏联有左琴科等所写之列宁故事,颇为读者所称道。在中国可为创举。现潘先生奋勇尝试,已成数篇,特为介绍,望兄费神赐教:  相似文献   
84.
《新读写》2010,(4):6-9
静下心来,坐在窗前,读—下俄罗斯经典作家普里什文的书《大自然的日历》吧。这是一本易读的散文集。你可以一口气为她所吸引,读十几页、几十页,你也可花上几分钟,读几段,翌着窗外,展开你的遐思和联想。因为她的每一段文字都很短,也很美,可以称之为一种简洁的美。和我们见到的一些故意卖弄学问、故作深奥的散文比起来,她给读者的是一种享受。即便是翻译过来的文字,你也能读出字里行间的音韵感、节奏感。  相似文献   
85.
2009年4月24-25日,由苏州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近80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86.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对新的条件下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博大精深,意义深远,为我们汲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7.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凡作者都很重视标题的制作。一个新颖的标题,如同顾盼生辉的双眸,光彩照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革命经典作家也同样重视标题的醒目作用。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的革命导师列宁就非常重视对标题的斟酌。  相似文献   
88.
肖曜  梁锋 《新闻前哨》2013,(6):22-24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进步的见证者,是历史发展的记录者,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不论是在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利用报刊为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同欧洲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的时期,还是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利用报刊进行推翻沙皇专制政权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马克思经典作家,利用报刊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89.
倪正芳 《集邮博览》2010,(10):78-79
和很多经典作家一样,英国诗人拜伦(1788.1.22-1824.4.19)不仅以稳定的状态占据着世界文学史重要人物序列中的一席之地,还频频以各种面目在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领域乃至社会政治领域出现,而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超文学疆界的影响,在小小的邮票上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90.
李瑾 《语文知识》2006,(11):19-19
“经典”一词在旧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一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二是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三是指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如“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经典作家”等。可见,“经典”主要是指被推崇为典范的著作(名词),或者指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