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9506篇
科学研究   710篇
各国文化   99篇
体育   284篇
综合类   476篇
文化理论   105篇
信息传播   1410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326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775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老海  海亮 《新闻世界》2006,(3):24-26
自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打击“高考移民”之后,天津市宁河县爆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因高考移民引发的离婚闹剧。闹剧中的两个主角一个是土得掉渣的天津乡下老农,另一个却是河北唐山一位年轻靓丽的女工程师。  相似文献   
72.
作为北京知青,我曾被下放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一年半以后因受伤病退回到北京。许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从当年那个18岁的女孩变成一个15岁女孩的母亲。在岁月的流逝中,许多东西都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了,但是,有两个北京女孩的悲惨命运却挥之不去,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73.
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创造“乡村银行”小额贷款方式,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良好的扶贫范本。他根据自己的创新思维,开创了一种与掠夺型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合作式小经济。他把西方式的金融与科技,以一种转化的方式用到自己的国家,这对第三世界实在是个很好的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4.
对处于非营利组织地位图书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省域以下公共图书馆存在着资金与资源两大难题。社会底层的乡村社区图书馆更是遇到了生存困难;本文利用非营利组织理论,提出了建立规范的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图书馆观念,以此营销图书馆,解决图书馆的资金与资源问题,并吁请国家为非营利组织立法,确保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5.
乡村图书馆(室)工作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乡村图书馆(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在乡村建立、完善图书馆(室)的必要性,并对其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6.
刘湘如 《新闻世界》2004,(10):16-18
距今约七十年前,贫瘠的苏北大地上有一块最贫瘠的土地,叫涟水。这里到处是龟裂的土地,不长庄稼的河滩,方圆百里住户全都是低矮的茅草棚,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一个尘土飞扬的乡村小集镇——涟水镇。每到月初月中,衣衫褴褛的农民们就肩挑手提,把一些破破烂烂拿来这儿交易。其中有个推独轮车的。他连遮身的衣服也没有,每回赶集只能光着赤膊推着那辆吱呀乱响  相似文献   
77.
法国著名动画影片《美丽城三重奏》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法国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创作状态和制作程序也正是我们的前辈和我们自己曾经历过的。陌生的是,20多年来.正当我们拼命地“与世界接轨”时.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人.却还在坚持我们曾一直恪守.如今却欲放弃的艺术理念,保持着朴素的创作热情,在商品社会里,用相对于好莱坞而言十分可怜的资金.制作出超级艺术  相似文献   
78.
尽管志愿者办乡村教育面临着资金来源、教师稳定、学校管理等问题,但殷永纯和他的同伴并不把他们的梦想视为一个“乌托邦”  相似文献   
79.
李春霞 《新闻界》2005,(1):88-89
“电视和乡村生活”中有三对关系——“现代社会/前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城市/乡村”;“全球/本地”,这构成了今天大部分人的生存语境,对中国来说,对这些关系的认知是更好地理解“传媒文化”,“全球/本土”,“城市/乡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新闻与写作》2005,(6):5-7
这就是美丽的珠穆朗玛峰.巍峨的雪山.美丽的旗云.牧人与牦牛为伴.蓝天与雪山争辉。然而美丽的景色并不能消除你的缺氧。几吨重的电视拍摄设备和生活必需品.在海拔6300米的地方它的重量会让人感到增加了十倍甚至几十倍。虽然有登山运动员的协助.但是电视设备必须我们自己安装。4个小时过去了.当一切就绪的时候,我们珠峰报道组的每一个人都几乎要瘫痪了。美丽的珠峰开始变得模糊.蔚蓝的天空也变得昏黄.缺氧已经开始侵袭我们每一个人。没有人吃饭.没有人喝水.甚至没有人说话。这是一个最难熬的夜晚.大风、寒冷.满嘴的黄沙:这是一个极度疲惫的夜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