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价值共识、规范社会及其人们行为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树立敬畏意识,要培育公民的羞耻感,要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42.
留住春天     
老师的红叉画满我的考卷,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张废纸,被丢弃在梦想的路上。带着深深的羞耻感,我来到了职业学校。听说到这里来的都是像我一样没有前途的人,更有甚者,说这里是"垃圾中转站"。开学第一天,拖着行李,我站在学校大门口,有点想哭。难道,我真的要变成中职生了吗?那天,我  相似文献   
43.
谈羞耻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羞耻感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学生的品德修养,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需要。当前学生羞耻感淡化,有必要进行羞耻感教育,提出培养学生羞耻感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甘肃省中学生自尊、归因方式对羞耻感的影响,对912名来自甘肃临夏、甘南4所多民族混合学校的中学生施测自尊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羞耻情境模拟量表。研究结果显示:多民族混合中学女生的羞耻感显著高于男生,藏族显著高于东乡族;藏族、东乡族自尊、归因方式对羞耻感的影响具有跨民族的共通性与特异性;东乡族自尊、归因方式交互作用显著,在外归因时低自尊者羞耻感显著高于高自尊者。在德育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民族亚文化背景下羞耻感、自尊、归因方式的特点并积极引导,以提高德育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45.
采用问卷对769名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分析不同背景中学生性羞耻感状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消除性羞耻感的教育措施。结果显示存在性羞耻现象的学生占比39.1%,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性羞耻感的学生对性学名词的了解程度明显较低。学生支持学校性教育、了解性健康教育、较早开展性教育和家长对性的开明态度会减少中学生性羞耻感的产生,而是否独生子女、长辈是否传授过性知识、家长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过性教育活动并不影响学生性羞耻感的产生。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性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性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6.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们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了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小学生的各种问题,不能单靠说教,而要通过他们的乐于接受、并以主人身份参与的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使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47.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完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不以为然;也有的同学浪费粮食,逃避劳动。却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甚至有的同学违反学校常规,做了损害他人和集体的事情却不感到自责、内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最重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羞耻感。  相似文献   
48.
目的:考察青少年羞耻感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对924名中小学生施测羞耻感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结果:青少年羞耻感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青少年羞耻感各个维度、心理控制源、社交焦虑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羞耻感在心理控制源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中起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羞耻感是心理控制源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9.
加强知耻教育,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面.本文就羞耻感缺失的原因、羞耻感的形成教育和教育方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0.
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关系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身体锻炼对羞耻感的影响,对215名初中2年级学生进行了身体锻炼和羞耻感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身体锻炼量表中的得分将学生分成3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耻感的4个维度以及羞耻体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锻炼量对学生的个性羞耻、行为羞耻、羞耻体验有显著影响,而对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中锻炼量、小锻炼量组学生羞耻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锻炼量组学生羞耻感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