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9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26370篇
科学研究   1808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159篇
综合类   1751篇
文化理论   207篇
信息传播   1494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86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586篇
  2016年   1285篇
  2015年   1927篇
  2014年   3020篇
  2013年   2296篇
  2012年   2358篇
  2011年   3075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2637篇
  2008年   2400篇
  2007年   1890篇
  2006年   1228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783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随着全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增多了。由于语言的限制,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变得较为困难,而在翻译的作用下,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各国文化有所不同,为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选择翻译策略,确保翻译的客观和准确,从而真实反映当地的文化。本文主要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以谚语翻译为例,分析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2.
《怦然心动》是一部讲述两个孩子的成长和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电影。文章通过对两个版本中文字幕的比较,分析翻译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改,意图使该电影的字幕更加完善,方便观众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3.
以谢天振为首的十一位学者所著的《中西翻译简史》2009年出版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此书将中西翻译发展史整合在一起,在共时中平行介绍二者,分别记录了在宗教文献翻译阶段、文学翻译阶段和非文学(实用文献)翻译阶段中的中西翻译史。  相似文献   
164.
翻译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翻译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翻译教学经验,梳理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5.
所谓的词义引申是指从原来词语的意思出发,根据语境以及翻译语言的表达习惯,在翻译语言中选择出相应词语,从而达到翻译语句通顺的目的。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词义引申这种手段,本文就英语翻译中词语引申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6.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造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7.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大景点的外籍游客越来越多。为了使国际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料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资料在旅游景区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事实上它充当了大众读物的角色,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考虑读者的期望、心理和译文的文化语境,以全面突出关键信息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8.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分析以及归化和异化理论的阐述,以实际语例详细剖析归化和异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最终得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当采取归化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异化为次要的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9.
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当下,边防涉外事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其中的涉外翻译人员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边防涉外事务翻译有其独特的政治敏感性,故而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0.
欧春燕 《广西教育》2014,(16):35-36
正"富贾,可为吾友乎""安能辨我是雌雄""甚累,不复爱也"……这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就是网络流行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女汉子"和"累不觉爱"的文言版。近段时间,此类"白话文"转变为"文言文"的段子十分流行,甚至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刮起了一股"最炫文言风"。对此现象,各方评论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文言的回归",反映了人们开始亲近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可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贬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网络现象而已,类似于"恶搞",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折射了现代语言的贫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