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2篇
教育   56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峰 《寻根》2013,(1):82-88
皖北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龙山文化房基中曾经出土过七件造型非常奇特的陶器。因为前所未见,考古工作者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暂名为“七足镂孔器”。该器物为夹砂红陶,圆唇,长颈,球形腹,腹中部饰三个等距离镂孔,圜底部位附加七个锥形长足,腹部饰竖向细绳纹。迄今关于此器的讨论,  相似文献   
22.
卢兴国 《寻根》2013,(6):136-139
一 近年来,笔者在收集整理县城内几位科举名人的资料时,参阅了部分科举著作,其中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1次印刷),由王鸿鹏、王凯贤、肖佐刚、张荫堂诸先生合著的一套《科举名人丛书》(包括《中国历代文状元》《中国历代榜眼》《中国历代探花》《中国历代武状元》),发现介绍邹平县籍的几位科举名人有两人的内容有误。  相似文献   
23.
《天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作者用诗歌话语内涵了诸多的原始文化或原始文化观念.对此学界虽已有所论,但仍有论而未尽或言而未当者.本文就《天问》中所涉及的原始哲学中的宇宙本体、二元对立生成、"三才"说、"天圆地方"说(亦即"盖天"说)做必要的考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出土文物与古典文献中的记载对以上提出的几个远古哲学理论范畴做进一步的义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24.
韩伟 《收藏》2007,(4):98-100
2006年10月3日晚10时,接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所原所长钟侃先生电,说宁夏盐池冯记沟乡古峰庄出土3块金版,有向海明白乌纪年,邀我前去鉴定。急检《隋书》,知向海明起义为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之事。农民起义所造之金器,从未见过,所以,漏夜订票,  相似文献   
25.
路迪民 《武当》2007,(7):29-31
靕俘音“真道” “靕”,《汉语大字典》注:“品行纯正,不染邪曲。《改饼四声篇海·青部》引《俗字背篇》:‘靕,太上作,张道忠添注:从一,从止。从主,从月为青。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也,四正之初也。正者,真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基本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6.
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礼县红河一带的秦公簋因其多样价值,面世以来不断引发学界对它的绍介、阐述、考论、评说和引证,在器物学和文献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构史、证史趋向。关于此簋认知的各个环节,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持续探讨,学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和认知。丁楠先生《秦公簋铭文考释》一书的编著,不仅显见了他对于地方文化别样用心的学者情怀,而且也通过对于簋铭详尽清晰的解读,从一个特殊的渠道对于秦公簋研究成果并及秦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选择孙星衍的两篇佚文,考释其中的人物、事件,借以研究作者的交游与生平,为孙星衍的传记研究和全集编纂提供一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8.
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和"气象"现象,在《史记·天官书》中都有记载,其中云气占所载之"云气",即属于现代气象学方面的内容。尽管云气占是一种占卜形式,但其占卜依据的"日旁云气"、"水土之气"、"有色之气"、"似雾之气"等,却是汉人对气象现象的长期细致观察。其占卜方法则体现了司马迁的"天人"思想。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相关词语的研究分析了《释名》中的三类问题:(1)改字。毕沅校改"撤毁"为"彻毁"、改"连"为"联",从词汇发展的角度看,前是后非。(2)词语考释。经考证,"樝牙",叠韵联绵词,义为牙齿上下不平,引申指像牙齿类的事物。"幕络"的意义为连缀成整体,释为"稀疏""总计物数""纷乱"均不妥,"幕络"不是"无虑""孟浪"系列中的词。"诜诜",或形容紧的状态,或形容此起彼伏、阵阵紧急的痛感。"婴",为喉下的部位,而非喉下的革带。(3)标点。"漂轻"是中古新词,《释地》"漂"条的正确标点应该是"土白曰漂。漂轻飞散也。"  相似文献   
30.
《逸周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随着近年来研究方法和视野的累进,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意义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重视。《大匡》是《逸周书》中重要的一篇,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周文王对大荒的匡助救赈措施。首先从其篇名、字词及语义内容方面考释了此篇的成文年代,认为《大匡》当成篇于战国后至秦汉时期。其次探讨了本篇所蕴含的思想,可以发现《大匡》篇已透视出早期中国文明的集权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