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64篇
科学研究   261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183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国家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类比赛为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以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指出了信息化教学类比赛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是具有坚实理论支撑的,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类比赛与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所具有的适切性。结合信息化教学类比赛的实际案例,提出了信息化教学类比赛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学比赛文件、微课育人及利用网络构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62.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步增大,已经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社会准备不足,养老行业发展滞后。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卫生类职业院校应积极研究思考,结合所在地人口状况及学校现状,深入分析职业院校的机遇和应对策略;应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技能培养方向,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平台,培养社会紧缺型人才,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63.
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必须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与质量监控管理两大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基本建设;搞好教育思想与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四大创新,从“管理”、“建设”与“创新”中要质量。  相似文献   
64.
洪杰 《时代教育》2007,(6Z):40-40,4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推动了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和调整的同时,也突现出职业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论文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对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了相应分析,对当前形式下改进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5.
张文美 《文教资料》2006,(32):39-4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侵袭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讲述了职业院校学生抑郁症的各种表现、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抛砖引玉,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有效防治职业院校学生抑郁症的良策。  相似文献   
66.
警察职业院校是培养初级警官的摇篮,其毕业生大多工作在公安战线的最基层、最前沿,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一方平安,为经济文化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所以,警察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公安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7.
从今年开始,国家将在本科学院全面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分制有助于学生拓展其学习空间.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未修满学分也可以提前就业或延期毕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后再进入校园继续学习。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也符合这一年龄层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68.
《职教论坛》2006,(1S):41-41
根据规划.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并从三个方面体现集约化发展的态势。一是以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和苏州国阮教育园区为代表,几所或十几所职业院校集群式发展,教育资源进一步共享和互补。  相似文献   
69.
本文试图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教材的编写特色与使用、课程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探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0.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的建设上,需要在提升学生素质与建设好学校基本就业条件上做双重建设,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与资源有更大信心,并有效地让学生找到对应适宜的岗位,发挥学生、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各自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