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02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在犯罪行为非犯罪化的方向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刑的合理性存在质疑。以刑法规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存在立法基础不合理,实施难度大,实行效果不力的缺陷。针对此现象,应当贯彻行政、民事路径,完善工资基金保障制度,必要时可扩大拒不支付判决、裁定罪的适用范围以求实现恶意欠薪行为的去犯罪化,保护劳动者的财产权益,缓解劳资纠纷。  相似文献   
132.
挪用公款罪共犯分为单位内部人员之间相互勾结和内外勾结两种。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必须同时具备犯罪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三个条件。挪用公款罪共犯的刑事责任应当采纳“参与额说”,即追究共同挪用公款犯罪刑事责任的基准数额应是共同挪用的公款总和。  相似文献   
133.
罪刑关系一直以来便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罪与刑之间应当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面对一些复杂个案,当传统因罪生刑理论无法解决时,合理地引入以刑制罪的反向思维模式,不仅不会破坏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反而对于案件结果的公正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刑制罪的适用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既不能重量刑而轻定罪,也不能突破刑法条文的原有文义。只有坚守于罪刑法定原则基础上的以刑制罪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4.
论述“罪”意识在不同历史时代悲剧中的深刻演变: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对生存自由的必然追求就决定了他们反抗命运的“罪恶”;莎士比来时代,悲剧中的人物受到惩罚则是由于他们自身对“善恶”的自由选择;易卜生以来的现代悲剧中的“罪”意识表现出对古希腊悲剧理念的复归与升华。阐释这种历史演变折射出的人类在宇宙中主体地位的变迁。说明悲剧艺术因此具有形而上的生存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是刑事诉讼需要保障的权利,是对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目的所在。但排除规则本身不是权利的必然要求,只是实现途径,所以是否进行证据排除最终需要看是否符合目的。  相似文献   
136.
根据新时期的特点,犯罪现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八届全国第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重新划定了犯罪类别,科学地规范了各种罪名,增设了处理新形势下新情况的条款,危害国家安全罪就是对反革命罪进行科学规范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7.
随着诉讼民主化、科学化的深入,拒绝强迫自证其罪和沉默权已引起法学界的关注。但理论上对两的关系存在模糊的认识。本就二的内容,不同学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以期弥补理论上的不足,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8.
《刑法》对于销售假药罪之"假药"的认定采取了扩大解释的方法。但直接以《药品管理法》对于"假药"的界定作为《刑法》上的"假药"有行刑不分之嫌,是扩大解释过度化的具体表现,影响销售假药罪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会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如法理与情理的冲突、国民预测可能性突破、法益保护主次不分、个案模仿效应等困境。正确理解销售假药罪之"假药"应对"假药"进行实质价值判断,恢复具体危险犯的入罪模式,以实现形式规定与实质判断双轨认定模式。鉴于药品领域本身极强的专业性,进一步完善药品的专业评价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9.
文章对滥用职权罪犯罪构成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该罪的主体、主观和客观方面等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该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符合整个刑法体系的 ;从理论、立法、司法等层面论证了该罪的主观应当包括间接故意和过失 ;徇私舞弊是滥用职权罪的客观行为要件 ,而不单独成立他罪  相似文献   
140.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背景下,河南省污染环境犯罪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大数据检索查找河南省污染环境罪案件,分析其呈现出的趋势,以对河南省污染环境罪惩治情况做一个宏观把握。从统计看出,河南省污染环境罪呈现逐年增长,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多,整体处罚偏轻,单位犯罪较少,量刑情节宽泛等特点。针对河南省污染环境罪惩治情况,河南省在刑事政策上应坚持"轻刑化"走向,加大单位犯罪的罚金刑力度,尝试对判处的缓刑案件适用禁止令,出台污染环境罪量刑标准,积极适用认罪认罚制度,积极探索污染环境罪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