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单侧肢体运动对对侧肌肉肌电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单侧肢体动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对对侧肌肉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验证MPF下降的中枢控制作用.方法:10名男性受试者一侧上肢(负荷臂)分别完成5kg持重动态运动负荷实验和无负重放松实验,记录另外一侧(观察臂)完成4kg持重等长运动实验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sEMG信号,考察负荷臂两种运动状态下观察臂肌肉肌电的MPF、平均肌电值、复杂度和有序性等变化的差异性.结果:5kg持重动态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MPF均值均显著低于无负重放松实验状态;肱三头肌MPF的下降斜率显著增加.结论:负荷臂动态运动诱发一侧肌肉疲劳过程中可以造成对侧观察臂肌肉平均功率频率产生伴随性变化,表明sEMG信号活动具有确切的中枢控制成分.  相似文献   
82.
文章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疲劳的两大主要因素: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并从心理学和医学生理学角度对中长跑运动员产生疲劳后采用的恢复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3.
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张林  王国祥 《体育科学》2011,31(3):68-73,80
目的:通过分析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在矢状面内运动的位置觉、肌肉力觉的变化,探讨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踝关节损伤防治和康复训练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4名无踝关节疾患的受试者为实验对象,踝关节位置觉采用对踝关节跖屈5°的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能力进行测试,肌肉力觉采用受试者踝关节对跖屈肌群25%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值的复制能力进行测试;疲劳测试采用60最大等速向心运动模式;对于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踝关节的位置觉(VEJPS和AEJPS)和肌肉力觉(RVEFS和RAEFS)在局部肌肉疲劳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位置觉均较疲劳前下降;2)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肌肉力觉均较疲劳前下降;3)踝关节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受试者的中枢控制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4.
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相干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静态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的相干性分析探索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共神经输入(common neural inputs)同步支配的变化特征。方法:以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以50%MVC负荷强度静态屈肘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主动肌肱二头肌与拮抗肌肱三头肌的sEMG,为考查疲劳因素对相干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作用,对记录的sEMG按运动持续时间平均分为两段,分别对两段sEMG进行相干性分析处理。结果:在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MF指标随运动持续时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单调递减变化趋势。从相干性分析结果看,在beta频段和gamma频段内,运动后半段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sEMG相干函数值要明显小于运动前半段,而tremor频段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50%MVC静态负荷屈肘运动致肌肉疲劳过程中,随着负荷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肱二头肌与拮抗肌肱三头肌共神经输入同步支配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主动肌与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及运动皮层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激活能力随疲劳发展的下降不同步性及为维持既定的收缩负荷,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运动单位的募集策略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85.
科学正确判断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程度以及合理有效消除运动性疲劳,对体育教师合理安排运动训练量和运动强度,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稳固提高和运动潜力发掘。  相似文献   
86.
serra 《网球》2014,(3):54-63
在这里热不倒,在哪里都热不倒。在这里不信邪,到哪里也不信邪,这就是墨尔本,绝不允许你坐在沙发上,吹着冷气就找到信仰,太阳喷射着火焰,选手们看着绝望的刻度。一些人的意外,总会是另外一些人的好运,而一个人的好运,总会踩着更多人的意外。本来热在墨尔本不算意外,但这一年算上了,摄氏45度,这个温度,足以轰倒赤道地区之外的绝大多数地球人,他们打着一种冒白烟的网球,比拼着体内的制冷能力,代谢能力,有氧能力。有那么多人倒下了,有的人毁于脆弱的呼吸系统,有的人毁于肌肉疲劳,还有的人毁于意志的消沉,每两天都会有一半的人离开。直到第二周,热浪退去,夜色温柔,风会将最凉爽的舞台,送给最后的英雄——那最后的两个人,他们逃脱墨尔本热浪的同时,也逃脱了自身长久的牢狱。  相似文献   
87.
初级军官学员武装越野训练运动量大,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运动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武装越野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8.
健康新知     
  相似文献   
8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结合教学与训练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产生疲劳的生理机制和神经系统疲劳的机理.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青少年运动员从事中长跑训练的运动量较大.负荷较重.加重了机体的疲劳.应该在训练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积极性恢复手段和训练后的适当营养补充以促进疲劳的恢复,以此确保训练质量和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0.
散打运动员的运动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提高运动成绩就需要较强的运动能力,有效地恢复训练手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疗法是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水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效果对散打运动性肌肉疲劳恢复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认为水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散打运动员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旨在为散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