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67篇
体育   650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深蹲动作的要领在于:掌握正确的锻炼姿势非常必要。对老年女性来说,在做深蹲动作时需要把双脚脚趾略微向外分开。这种简单的解决方法能让股骨与髋关节正确排列在一起,下蹲时让膝盖位于踝关节上方,而不是下陷。采用正确的锻炼方法之后,膝关节的力量就会变得强壮起来,膝关节疼痛的次数也就减少了。男性的髋关节结构与女性不同,所以他们做深蹲动作时脚趾应当朝向身体前方。  相似文献   
992.
误区一关节疼痛不算病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进入冬季后,62岁的祁老师膝关节疼痛也越来越严重,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痛得直抖,久坐后膝盖疼痛很难站起来。家人和邻居看了都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固执地认为:“上了年纪谁身上没点疼痛呢?我不是一次发作了,忍几天就好。”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12名国家二级水平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为期9周的力量训练实验,探讨振动训练对其肩肘腕肌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上肢传统力量训练方案和振动训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效的,但振动训练对关节肌力的效果更加显著;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整体性训练,避免了传统力量训练中分解式训练易造成技术动作脱节和动量传递不流畅等问题,有助于运动员上肢肌群整体性发力水平的提高和动量的顺畅传递。根据振动训练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4.
为预防鞭腿技术动作运用不规范对支撑腿膝关节造成的运动损伤,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与Polygon分析软件,对鞭腿击打3种不同类型目标研究表明:支撑腿膝关节的外展内收、回旋角度、回旋角速度及回旋力矩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击打沙包时,支撑腿膝关节外展内收、大幅度回旋运动导致角速度方向快速变化;支撑脚触及测力台的峰值地反力瞬间到作用腿击打目标物瞬间,支撑腿的膝关节角度快速内收、外旋运动,因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导致膝关节运动速度减慢、外旋角度减小、关节力矩加大,导致支撑腿膝关节部位上下扭转,成为支撑腿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等速肌力测试过程中肌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征,以期探讨肌氧饱和度与局部肌肉耐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以北京国安三线10名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20次240°/s的膝关节屈伸运动方案,同时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连续监测运动中股外肌的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肌氧饱和度下降幅度与做功下降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肩关节肌群力量特征。方法:通过 ISOMED 2000肌力测试系统完成了我国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健将12名,优秀9名,一般15名)肩关节屈、伸与旋转运动的测试与分析。结果:(1)不同类型肌力的伸肌优于屈肌,旋内优于旋外(P <0.05);(2)静力状态(0°/ s)下的平衡与稳定力量较好,快速状态下(180°/ s)的这种稳定易被打破;(3)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的 PT/ BW0°/ s、APT/ BW0°/ s、AP180°/ s、WF180°/ s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4)不同水平运动员肩关节 F/ E0°/ s、O/ I0°/ s、L/ R0°/ s、F/ E180°/ s等稳定性肌力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结论:(1)动态条件下的肩关节稳定性力量需要加强,尤其是快速状态下的稳定性力量;(2)两侧肩关节无论在屈伸肌群还是旋内外肌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加强关节的均衡性练习可能是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3)该项目运动员在最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优先发展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尤其是快速力量)可能更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7.
为探讨跳跃类和负重类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特征,实验将22名大学体育专业男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类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训练下肢肌肉力量。通过测力台和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实验前后下肢的动力学数据和关节肌力矩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类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都能够使肌肉力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力量增强的特征上有所不同。跳跃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储能能力和快速肌力的提高为主,而负重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向心收缩能力和绝对力量的提高为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的影响。对象与方法:运用实验法,以16名广东省男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将其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实验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试所有运动员的膝关节等速肌力,选取峰值力矩(PT)、异侧同名肌比值(PTR)和同侧屈伸肌比值(H/Q)指标比较分析功能性训练在提高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运动员经过功能性力量训练,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60°/s和240°/s状态下,下肢双侧屈肌PT和伸肌PT较实验前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屈伸肌PTR及左右侧H/Q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对照组运动员经过传统力量训练,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60°/s和240°/s状态下,下肢双侧屈肌和伸肌PT值较实验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但是左右侧H/Q及屈伸肌PT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后在角速度60°/s状态下,实验组运动员膝关节两侧伸肌P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侧屈肌P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角速度240°/s状态下实验组左侧伸肌P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伸肌PT值虽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侧的屈肌PT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运动员的屈伸肌PTR及左右侧的H/Q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功能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下肢肌肉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素质,在最大力量训练效果方面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差异不大,但是在快速力量方面提高效果要更好;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异侧同名肌比值和屈伸肌比值,对改善运动员两侧肌肉力量不对称和同侧屈伸肌力量不对称方面效果也比传统力量训练效果更好,对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肌力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毽球运动具有负荷小、易坚持的特点,适合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以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创伤后造成的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让受试者进行长期毽球运动锻炼,结果观察到膝关节疼痛患者在运动后,疼痛症状减轻,膝关节轻松有力,达到了治疗关节疼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佩戴2种膝关节护具对羽毛球运动员完成蹬跨步动作时髌股关节载荷的影响。方法 选取12名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佩戴无护具、佩戴髌骨带和佩戴护膝模拟,正手蹬跨步、正手被动蹬跨步动作,使用4块Kistler三维测力台、8台Qualisys红外高速摄像头同步采集受试者右侧下肢动力学与运动学数据,以对比佩戴膝关节护具前后跨步足落地阶段股髌关节力、关节应力、关节力矩和关节角度等参数。结果 与无膝关节护具相比,佩戴护膝能够显著减少正手蹬跨步、正手被动蹬跨步动作落地阶段的膝关节峰值屈曲角度(p<0.05)、显著减少膝关节峰值伸膝力矩(p<0.05)、显著减少髌股关节峰值力(p<0.05)、显著减少髌股关节峰值应力(p<0.05)。结论羽毛球运动员佩戴护膝完成蹬跨步动作时,均有较低的股髌关节峰值应力、股髌关节峰值力及股四头肌峰值力,同时发现佩戴护膝可以缓冲膝关节压力,对髌骨以及膝关节韧带等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鉴于此,运动员佩戴护膝能够减少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稳定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以预防股髌关节疼痛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