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3965篇
科学研究   35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77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已经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正如朱永新老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到底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得提出以下几点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33.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身体与心理变化的特殊性,导致在生理发展、心理特征以及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性的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也很大。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避免“一刀切”,积极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尝试活动,是教师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合理分层,客观定位1.把握方法。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34.
2014年12月18日,浙江省第2届高中数学说题比赛在宁波市鄞州中学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分个人赛、接力赛,共6道精彩纷呈的题目.笔者有幸聆听,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说题的对象尽管是教师,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说题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正所谓此时无"生"胜有"生".笔者就其中个人赛的第2题谈谈如何"说题".题目在非等腰直角△ABC中,已知∠C=90°,D是BC的一个三等分点.若cos∠BAD=  相似文献   
35.
研究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首先定义"月上柳梢头"时月亮在空中的角度和什么时间称为"黄昏后",建立数学模型,用Mathematica软件编程,计算出结果;其次又建立模型,分析2016年北京地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发生的日期与时间以及其他纬度地区能看到此景的日期与时间。计算数据表明,此情景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一般少发生。  相似文献   
36.
我爱读书     
曹玉 《小学生》2014,(11):3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庆幸的是,母亲也会花大价钱给我买书。小小的我,就拥有了一笔自己的财富——书。《西游记》《丁丁历险记》《天方夜谭》《上下五千年》……这些书我读得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一遍遍地翻看,让我至今记忆深刻。我的这些财富还为我的母校做过贡献。学校要办图书角,但是资金不够,就让同学们自发地为学校捐书,当然这些书会存档退还的。同学们有的捐一本两本,有的捐三四本,最多的也就捐十几本。而我呢,捐了一百多本书!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37.
"荡秋千"是孩童时代喜欢的运动,其中有丰富的物理内容。文章基于物理知识,就无阻力无助推、有阻力无助推及无阻力有助推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8.
余新辉 《课外阅读》2011,(12):241-242
三角恒等变换要看角,看函数名称,看式子结构。  相似文献   
39.
40.
徐世白 《数学教学》2014,(12):22-25
近日在本市一所高中调研时,听了一节高三复习课,对其中一道例题的教学感触颇深,现将教学片断整理如下,借此谈谈自己对数学解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