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教育   768篇
科学研究   34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品,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不多,为了充分发挥水的作用,保护水资源,使人类健康生存,社会持续发展,本文从水的性质、组成、循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中污染物导致的健康问题,水对生命及生命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水资源等都做了全面的论述,从而达到教育人们爱护、节约水资源,提高环境意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22.
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GATT第20条“绿色条款”的适用范围有了许多新发展:可适用于基于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方法而采取的措施;可适用于为保护生物资源而采取的措施;也可适用于与保护可用竭自然资源这个合法目标之间有实际联系的措施。“绿色条款”在实践中的新发展极易被新贸易保护主义滥用,从而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合法的“多边外衣”。  相似文献   
23.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发展节水型社会和节水灌溉农业是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切实解决西部缺水问题的有力举措。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主持完成的项目“膜下滴灌技术”,创造了节水灌溉农业的新奇迹。昔日的荒漠已变为片片绿洲,真是绿意盎然,棉田里白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可谓欣欣向荣。高科技打造的现代精准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在广袤的兵团…  相似文献   
24.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地区。并有丘陵、低山分布,属暖温带和北、中亚热带气候区,濒临黄海、东海,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农产品。要利用上海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城市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利用零星荒地,开发滩涂、水面,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速发展优质稻、小麦、蚕丝、棉花、瘦肉型猪、水禽、海水鱼、对虾、茶叶、特种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并增加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25.
自然资源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全球性问题之一。我国幅员广大,自然资源门类齐全,总量虽多,但人均偏少。如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但人均约 1.2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4。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但人均 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不足世界人均的1/2。森林总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分别居世界第七、第八位,分别为世界人均的 1/6和 1/8。  相似文献   
26.
27.
《资源科学》2007,29(4):208-208
为了促进资源科学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展示资源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前景,提出中国资源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资源科学被纳入全国首批30个学科2006年度学科发展研究之一。为此.学会成立了由孙鸿烈、石玉林、李文华、孙九林、陆大道等院士组成的顾问组,并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28.
29.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始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高中地理设置“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模块,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0.
一、教学疑难剖析1.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进行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