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12346篇
科学研究   1519篇
各国文化   129篇
体育   1094篇
综合类   455篇
文化理论   129篇
信息传播   86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1218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543篇
  2010年   1387篇
  2009年   1195篇
  2008年   1533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菲律宾女子非常漂亮。从邮票上也可以看到:黑头发,大眼睛,穿着双肩耸起的蝴蝶装。她们的皮肤是棕色的,就是西方人羡慕的“健康色”;而女子都有一种天生的妩媚,喜欢用珍珠、彩见、鲜花装饰自己。海岛的熏风养育出自然的美。许多菲律宾邮票的画面,  相似文献   
52.
现代体育运动是人的现代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现代体育运动与人的社会生活现代化,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在更深层次上发生联系,成为人的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上看,有生活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属性看,有劳动的需要、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颜恒 《钓鱼》2008,(24):40-41
再说钓“草” 上篇我们简述了钓“光”的许多优势,本章我们来说说钓草的好处。 所谓“草”,泛指生长于水体中的植物(或被新水淹没的旱地植物),根据不同地区水域,有许多种类的草。常见的有荷、菱、茭、水花生、金鱼草、杂草、水葫芦、浮萍等。在自然水域的江河湖库中,尤其是静水中的湖库中,水草与水的依存关系是紧密的,水盛草茂可以说是它们相互依赖的写照,  相似文献   
54.
当教育被时代推着登上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它就必然地以"改革创新"来支持其飞速运转,而作为"生产者"的我们,为了急于创新而浮躁起来,而讲究起花样翻新的生产"工艺"来了,讲究起花花绿绿的"包装"来了.  相似文献   
55.
五、单手立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以礼始、以礼终,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拳技乃诡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统制诡道是中华武术的传统。  相似文献   
56.
奇妙的玻璃     
  相似文献   
57.
58.
李迎化 《中国博物馆》2002,(3):74-76,79
改革,使中国的博物馆走出象牙之塔,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中。陈列设计的理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创新思维改变着博物馆陈列的旧格局。新的设计理念紧跟当今社会发展大主题,使陈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公众需求。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生态化体现了当代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改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9.
准确把握无形化遗产的实质。国际博协遵循的核心价值准则中曾规定“世界上自然和化的有形和无形遗产都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播和延续”。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人类明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化遗产的认识已从有形遗产扩展到无形遗产。因此准确把握无形遗产的内涵,对指导博物馆参与无形遗产的管理是大有脾益的。  相似文献   
60.
庄子和卢梭都是自然教育的大师,他们的自然教育观分别代表着中西方自然教育的高峰。二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但是他们的自然教育观在许多方面有相吻合之处,当然,他们的自然教育观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有差别的。对二人的自然教育观进行比较,地以便更好地认识自然教育、利用自然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