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花鼓灯艺术是非常典型的农耕型广场艺术。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生活当中,融歌舞戏于一体,在花鼓灯表演艺术中欢腾的舞蹈、抒情的灯歌、热烈的锣鼓呈现了汉民族歌舞艺术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沿淮两岸农耕社会鲜明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2.
《滁州学院学报》2016,(3):126-128
花鼓灯是广泛流行于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形式。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纳入高校课堂,汲取民间艺术养分,充实办学内涵,突出蚌埠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通过分析花鼓灯课程的设置和取得的成果及现实意义,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都与其领域内技巧的丰富与革新息息相关,舞蹈艺术自然也无法例外。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舞蹈表演中运用舞蹈技巧的价值意义进行了阐释;其后,围绕明确分类特点、注重情感投入、夯实基本功、发挥艺术想象四个角度,提出了舞蹈表演中巧妙运用舞蹈技巧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34.
王纯 《儿童音乐》2013,(7):75-77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安徽民间舞蹈的热爱;2.学习初级的扇花,要求动作规范、协调;3.学习花鼓灯独特的锣鼓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4.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已学的扇花动作表现鼓点中快乐的情绪,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舞蹈"扇花朵朵""打谷场上"的录像;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通过吸收民间舞蹈动作韵律和借鉴古典舞技术技巧,二者相结合所体现出舞蹈创新精神作为中心点展开,结合实践及心得体会来浅析民间舞蹈中的安徽花鼓灯与古典舞蹈的巧妙结合。通过观看舞蹈《戏.春》,使具有鲜明民族民间风格、地方特色的经过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了的并不断创造而形成的民间舞蹈和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技...  相似文献   
37.
在多元化的时尚元素的冲击下,古老而又传统的花鼓灯在当今时代遇到了发展与传承的诸多困难.文章通过对花鼓灯特质的分析,认为在体育设施完备、师资力量强、学生心智成熟的普通高校内普及花鼓灯,是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地方艺术进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探究花鼓灯艺术独特的审美提升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对艺术理性分析,把握地方文化的内在气质.凤台花鼓灯艺术由于成因、传承、文化现象,区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特征、音乐风格.本文从花鼓灯的锣鼓、花鼓歌、后场小戏三方面阐述了安徽凤台花鼓灯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39.
凤阳花鼓戏虽有过一时的辉煌,但整体来看,其发展的境遇一直并不太顺利。究其原因,既有它作为地方戏种艺术发展上的先天不足,也与政治经济环境忽视对它的保护和学界长期忽视对它的研究有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有的学者)以为"凤阳花鼓戏"就是"凤阳花鼓",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凤阳花鼓戏一旦灭绝,我们对整个"凤阳花鼓"的认识将会是片面的、肤浅的,以后也将很难认识伴随着整个"凤阳三花"所形成的凤阳花鼓文化。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为濒临灭绝的凤阳花鼓戏提出真正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0.
花鼓灯健身舞集花鼓灯传统因子与现代健身元素于一体,它的创编与推广既为农村舞蹈文艺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特色健身项目开辟了新的路径.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村舞蹈文艺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传统花妓灯文艺到特色健身舞项目的成功转型,最后得出两点启示,为其它农村舞蹈文艺的复兴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