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35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5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提倡者和主要实践者,在近代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各级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尤其是先生提倡的德育主张促进了我国近代道德教育的开创与发展.应该说,德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拟进一步发掘蔡元培先生“德育实为人格之本”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具体实践和现实意义,以便发挥其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
何树青 《课外阅读》2013,(18):46-47
<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日中国之崛起,若言是全体国民之力,则此力之肇始,非在近年,乃在百年以前。百年以来国民救亡图存意志不竭不息,方有百年中国历艰难困苦终于巍然屹立。而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先生,不唯指教人知识让人考试不挂科的人,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年代,先生们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以弱  相似文献   
93.
作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蔡元培,在放弃翰林院编修而转向革命继而游学德国的过程中,他坚定了教育救国的梦想,后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并使北大成为思想自由的城邦.追溯蔡元培职业生涯的转变轨迹,发现在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和爱国方式有了新的变化,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成为近代知识分子普遍的价值追求,从事教育或科学研究成为近代知识分子表达爱国情怀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4.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是其重要的教育思想,含义包括: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是成为政府的附庸;教育应该交给教育家去办;教育要摆脱教会的控制教育;教育要摆脱政党控制。他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仍有很大启示:高校要确立明确的教育宗旨;教育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即要保持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要保障教育经费独立,高校去行政化;学术自治。  相似文献   
95.
孙劲松 《文教资料》2013,(24):60-61
国立艺专的成立是蔡元培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做出史无前例的一系列开拓性工作之里程碑,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杭州艺专高中部作为艺专的预科学校为艺专培养大量艺术大师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本文对杭州艺专高中部创设之初的办学方针、教学特色、师资力量等重要内容作翔实的考证,通过对这所代表性美术学校的研究,揭示蔡元培领导下中国近代中等美术教育的概貌.  相似文献   
96.
陈瑞 《文教资料》2013,(25):88-89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奠基者,在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诸多成就。从他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办学宗旨;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等,可以看出其思想之深邃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汲取其精华,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裴红英 《文教资料》2013,(14):91-92,127
蔡元培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与家庭环境的熏陶、传统文化的滋养及中西文化的交融有密切的关系,他重视女性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倡女性从贤妻良母型向事业型转变,倡导女性独立人格的培养,这些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近来,笔者因编撰<绍兴县馆藏商会档案集锦>,在浙江省绍兴县档案馆内惊喜地发现了蔡元培先生未曾发表过的四封私信,均用毛笔行书书写,其中三封均为亲笔.现分别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99.
100.
自20世纪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蔡元培的"追忆"就不绝于书,持续时间之长,人数之多,超过对其他文化名人的"追忆"。这首先是因为"以特殊身份在特殊年代做了一件特殊事";其次,蔡元培道德学问均罕有其匹;再次,人们追忆蔡元培,也是"借人抒情",最后,追忆蔡元培,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价值标准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