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9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11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目的:强身合剂与生理盐水对大鼠血液、生化值及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上腺、胸腺)重量的比较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成3组,给强身合剂10.0和20.0g/kg(指含生药量)剂量,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1天,每周称体重一次,给药结束时采血测定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称各个脏器器官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SD大鼠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Cr、BU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系数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身合剂10.0、20.0g/kg组连续给药31天,其血液血清生化指标及胜器系数与给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2.
《科学生活》2010,(10):7-7
<正>如果说,人们无意中被蜱虫叮咬而致病属于无妄之灾的话,那么几乎同时发现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却真是病从口入了。南京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与小龙虾相关7月份以来,南京地区发现多例疑与食用小龙虾密切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卫生部派专家组与南京当地专家一同开展了现场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并协助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  相似文献   
93.
陈永生 《金秋科苑》2010,(15):140-141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也称胱抑素C(cystatin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均可产生胱抑素C,且生成速度稳定、不受炎症、饮食、体重以及肝功能变化的影响。是近年来报道的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内源性指标。恶性肿瘤是一种人体细胞的异常而且无限制的增生,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胞生长失控,国外有报道认为胱抑素C在某些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因此我们选择了肺癌患者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检测了93例肺癌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结果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纽比较有非常晕著差异;肺癌患者化疗组与未化疗组比较没有差异;发生转移组与未发生转移组比较结果无差异;肺癌患者血清胱抑素C检测值远远高于正常人群,提示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可能会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胱抑素C含量检测用ELISA法。结果:肺癌患者组胱抑素C含量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肺癌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肺癌患者化疗组与未化疗组比较P〉0.05,两组没有差异;发生转移组与未发生转移纽比较P〉0.05,两组结果无差异;腺癌组胱抑素C含量稍高于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组。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对照,提示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可能会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李庆峰  谭现花 《体育科技》2023,(6):21-22+25
运用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备战全运会的古典式摔跤重点运动员肖某大负荷训练期血清肌酸激酶(CK)进行连续的检测,分析该指标变化的个体特征,并结合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安排和运动员训练表现,对运动员个体肌肉负荷、恢复等进行训练监控。研究得出该队员大负荷训练期肌肉负荷较大,恢复较快,训练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性变化,符合训练计划安排特点;但在最后一周表现出训练不适应等个体分析,为教练员提供了后期训练安排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5.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12,33(6):36-38-46
高住低练指在运动员居住在相对较高的海拔高度,接受低氧暴露,同时在平原训练的一种科学化训练方法。多年来,高住低练对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高住低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回到平原后的运动能力,创造好成绩,也得到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同,高原低氧暴露对人体器官系统机能的影响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发表在《Eur J Appl Physiol》2006年第96卷第4期上Paul Robach等人的论文“高住低练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红细胞生成和有氧运动的影响”探讨了优秀游泳运动员在高住低练期间血液红细胞系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高住低练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6.
5-氟脲嘧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5-氟尿嘧啶(5-F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pH为7.4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随着5-Fu浓度的增加,BSA的特征紫外吸收峰逐渐增强,特征荧光峰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计算得到25℃时5-Fu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7.1×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8.5-Fu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97.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临床诊断中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72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9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4例、肝硬化71例和肝癌49例)的血清TBA、ALT,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各种肝病患者的TBA、AIT均显著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TBA与ALT升高显著,敏感性高,但肝硬化、肝癌两项指标阳性率结果差异明显(χ^2=60.553,P〈0.001):TBA阳性率高达90%以上,而ALT阳性率仅为20%左右。结论TBA测定对于监测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价值很大,是一项很具实用价值高敏威性的肝功能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8.
应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磺胺甲噁唑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结合反应。磺胺甲噁唑与蛋白质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测定其结合反应平衡常数K=2.11&#215;10^3l/mol,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结合位点数为n=0.9586。依据foe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初步研究了授体-受体间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磺胺甲噁唑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利用磺胺甲噁唑对蛋白质荧光猝灭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良性溃疡和胃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50例胃癌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通过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数据判断患者疾病情况的依据。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高,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低,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验结果对这三种病态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中药富硒酵母对闽中麻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药富硒酵母对闽中麻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取1日龄健康闽中麻鸡396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99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g/kg): 2、3、4的中药富硒酵母,试验期49d,分别在21、35、49日龄每组取鸡6羽,取血清,测定SOD、 CAT、 GSH-PX和MDA的含量.结果显示,Ⅱ组、Ⅲ组、Ⅳ组SOD、CAT和GSH-Px的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随添加剂量增加而升高,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Ⅲ组、Ⅳ组MD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MDA含量随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趋势,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日粮添加中药富硒酵母可明显提高闽中麻鸡血清的抗氧化能力,以4g/kg(有机硒0.268m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