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补偿性运动的原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如,对完整动作过程的讲解,正确的示范和错误的纠正.),让学生建立补偿性运动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理技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2.
秘书部门处于各机关单位的枢纽地位,秘书人员要和许多人进行交往,其中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最为密切.主要从秘书的角度,分析了秘书与领导关系中的六个方面,旨在建立秘书与领导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3.
本文旨在简述脑科学新近有关关键期的研究状况,主要论述脑科学关于人脑成熟的关键期、关键期内功能的补偿性以及关键期与突触发生、突触修剪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关键期研究对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对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断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浙江万里学院办学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调查结果 ,对公办高校“转制”的内涵与依据、动因、思路、意义及“转制学校”的性质等作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5.
手足球是结合篮球、足球、手球的游戏方法创造出的一项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手足球传接球教学补偿性体能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合作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6.
民事责任的补偿性在大陆法系根深蒂固 ,但为补救其在现代实践中的缺陷 ,建议在民事责任领域中引入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一方面惩罚预防强者对弱者权益的侵害行为 ;另一方面解决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以实现实质正义。惩罚性民事责任体现了国家对私生活自治有限度的干预 ,所以适用范围不宜过宽 ,它与民刑竣别和民事关系的平等性并不矛盾 ,其适用是法律政策的合理倾斜。  相似文献   
57.
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工具,对其内涵的深度辨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阐释教育的起点、过程以及结果公平的基础上,对教育公平的渐进性和补偿性内涵进行了分析,并用国外的历史和经验进行了论证.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国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应是从起点公平逐步过渡到过程公平,并提出了实现这一诉求的相应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8.
发展历程如果将上世纪八十年代业余大学开办高职班作为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标志的话,上海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步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发展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9.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刘丹丹 《文化学刊》2011,(4):119-124
惩罚性赔偿制度起源于英国,并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早期并未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惩罚性赔偿制度最终在我国得以确立。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范围过小、赔偿数额标准僵化和主观成立要件不合理等原因,因此导致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并未发挥实际功效,也使得在一些恶意侵权案件中不能够真正达到惩罚加害人、保护受害人的目的。本文在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数额弹性化以及主观要件合理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该制度加以完善,提高该制度的效用。  相似文献   
60.
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着补偿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范式,其背后都有其课程观的理论支撑,也都有其实践的指导价值。由于学生特殊需要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教育者不能片面地强调或排斥某一课程取向,或完全否定它的意义。因此,当代特殊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单一的补偿性或发展性、功能性,向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强调三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