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80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84篇
综合类   1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吕海波 《乒乓世界》2014,(1):102-103
世界第二名蓝牌裁判 1977年,香港乒总举行了第一届裁判培训班,卢敏豪报名参加并顺利成为了全港第一批初级裁判。那年他刚刚21岁,从大学毕业后到编报局工作,由于上学期间曾作为校队成员参加过港内比赛,所以他做起裁判工作来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卢敏豪说,当运动员和当裁判有着完全不同的临场思路:运动员只会在场上考虑怎么赢下比赛,考虑一个球怎么发过去或对方怎么接回来:但是裁判员会考虑到这样发球行不行,那样击球算不算犯规,而且视线还经常要盯着场外的教练席,需要观察得更全面。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足球赛场引入高科技判罚的呼声日益高涨。允许在足球比赛中使用"鹰眼"与"进球裁判"两项技术来裁定进球是否有效,这是足球规则第一次允许使用科技来支持裁判的判决。足球赛场增设门线技术在足球规则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东京漫谈     
罗晶 《乒乓世界》2014,(9):98-99
2014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在东京隆重举行,我有幸和上海的国际级裁判刘杰一起参加了本次比赛的裁判工作。在参赛前后,我对世界大赛的准备情况和所学习到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94.
裴伟民 《乒乓世界》2014,(11):106-107
2014年中国公开赛于6月8日在成都圆满落幕,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的裁判工作,并参加了国际乒联裁判长与裁判员委员会(简称URC)组织的蓝牌考试,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有关临场考试的体会,一孔之见,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5.
方圆新规     
段超 《当代体育》2014,(5):83-83
琼·波吉亚,NBA裁判协会主席。每年NBA针对裁判吹罚的重点都会有所布置和强调。在这些不断地布置和强调之中,联盟的吹罚尺度也在不断完善,而本赛季同样有着针对判罚关注点的布置。“NBAlnside”栏目里就专门为波吉亚录制了一期节目,在节目里,波吉亚专门针对本赛季的一些吹罚理念以及已经在比赛中出现的实例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96.
在篮球赛场上,主教练与裁判永远处于对立的两个阵营,他们之间的斗争从篮球比赛出现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今,在被誉为篮球天堂的NBA,如何处理与裁判的关系,如何与裁判对抗更是升华为了一种艺术,成为每一个成功教练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7.
早些年江湖流行一种拍花术,用迷香把人当面迷倒,然后劫色劫财。而哨哥娴熟于一种拍雾术,能从哨子里吹出黑色的烟雾。甭管场上有多少球员,保管一见烟雾全都迷糊。龙骨最怕的就是哨哥哨子里隐藏的烟雾。那烟雾暗藏着一种黑色的势力,好似地狱的魔烟缭绕着。  相似文献   
98.
裁判员是田径比赛工作的执法人员,裁判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发挥及竞赛工作的水平。要培养出业务过硬的优秀田径裁判员,就必须熟悉裁判工作的最新特征。本文就田径裁判的特殊性以及与裁判员素质的关系,分析如何培养田径裁判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9.
裁判的执法历来是足球场上的焦点之一,常为球迷观众所非议。这其中电视录像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执法的依据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结合足球裁判执法与法律上法理、诉讼等相关主题的相似之处,加以剖析,说明引入电视录像作为裁判判罚的依据弊大于利。进而,针对足球裁判执法方式与法官断案“自由心证”模式相类似的特点,提出一系列的制约和保障措施,以利于裁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0.
犯规潜规则     
烙印 《当代体育》2007,(7):54-57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