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裕固族教育研究是一个只有6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术领域。近5年来,裕固族教育研究最显著的变化和进展,就是以裕固族教育为研究对象的5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产生。本文通过对这5篇学位论文的描述和分析,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92.
裕固族的东迁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明政府对各卫东迁部众的安置也经历了不断改变、调整、完善的过程。其中今金塔县境内的威虏、金塔寺、哥力哥什堡、东八里堡、白雁墩堡、察黑包堡、西八里堡、威远古城等地是其主要的安置地。在此生活期间,各今金塔县境今金塔县境除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外,还经营农业。但由于受到北境蒙古部落的侵扰,加之明政府民族政策的偏颇,这些人最终又从安置地回迁至肃州周边,没有起到“藩屏”作用,最终被王琼安置到了肃州南山及今明花地区,形成了后来裕固族住牧地态势。  相似文献   
93.
裕固族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文化交汇相融,铸就了裕固族多元的传统文化,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在裕固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中。基于裕固族民间文学之上的语言、文学、民俗和历史研究,是裕固族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反思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了解裕固族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为采取有效监测和科学制定体育卫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6所幼儿园抽取3—6岁男女幼儿360名,对选取的幼儿进行体质检测。结果裕固族男女幼儿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幼儿高于女幼儿;与全国幼儿相比,3、4岁裕固族幼儿四项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但5、6岁明显低于全国均值;除胸围之外,裕固族男女幼儿四项指标与甘肃省幼儿的差距不明显。结论健全裕固族幼儿生长发育监测体系,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提供适合幼儿身体锻炼的方法,促进裕固族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6.
裕固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少数民族之一,继承了其先祖古代回鹘人文学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民间文学方面。通过比较裕固族《婚礼歌》和古代回鹘吐鲁番民歌《怀念亲人》的异同,两者在结构、韵律、语言方面依然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97.
浸入式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工具的整合、教学过程与情境创设的整合以及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的整合体现出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独特之处。裕固族幼儿园运用浸入式教学模式开展母语教学活动,应重新定位裕固族幼儿园母语教学活动的目标,审视裕固族幼儿园母语教学活动的内容,思考裕固族幼儿园母语教学活动的实施并积极构建裕固族幼儿园母语教学活动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8.
明花是丝绸古道边裕固族地区的一个乡村社区,也是最受国内外裕固族研究者关注的田野地点。百年(1907-2007)来,明花哺育出了一批批国内外专家和裕固族本族学者。明花研究是裕固族研究的一个真实缩影,对其发展历程、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回顾与评论,能对裕固族研究的总结、反思和推进起到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和不断深化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9.
裕固族经过1000多年的游牧生活和多次民族大迁徙,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由于裕固族没有文字,有效保护裕固族民俗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探讨裕固族民俗文化特色及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地域特点,阐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裕固族民俗文化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0.
以《苍狼大地》为代表,裕固族作家铁穆尔的散文多充满浓郁的寻根意识。就实质而言,寻根只是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与汉族作家相比,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经历了更为复杂的文化濡化过程,这导致了铁穆尔等民族作家"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的混杂与互动,并影响其文学书写。作为一位长期从事裕固族文化研究的民族知识分子,铁穆尔不仅进行文学创作,也通过在散文中大量穿插古歌等方式,从事民族志撰写和口传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在铁穆尔"草原—城镇"的人生轨迹和"城镇—草原"心路历程的对照中,对牧区生活的眷恋、追忆以及在城市生活的无奈便成了他写作的另一条主线。草原生活记忆与城镇现实,这两种异质性的存在,既使作家产生源自文化身份认同的边缘体验,又使他的作品充满张力,拥有多重阐释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