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3篇
教育   809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改革家。他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和“积贮”的主张,主张由国家垄断铸造权,统一使用“法钱”。贾谊的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李莉 《百科知识》2011,(3):46-46
门生原始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门人”的称呼。这时的“门人”是对传授学业的先生而言,指受业弟子。孔子聚徒讲学,无论亲聆其教者,还是听其弟子辗转相教者,一律统称“门人”。另外,那时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也称为“门人”。“门生”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宣帝时,而“门生”称呼的大量出现是在东汉。  相似文献   
73.
张立 《集邮博览》2011,(12):76-77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使之健康则需后天锻炼。远在东汉末年,华佗便创有早期的体操——五禽戏。然而,将其作为一门功课,从娃娃抓起,却始于废科举、兴新学的清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李端禁奏请推广学堂。二十八年,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以为遵守。自此,城内厢坊、  相似文献   
74.
正张堰位于上海金山区。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功成身退,到此隐居,因而得名。这座江南古镇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却闻名遐迩,这里诞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南社,出生于这个小镇的白蕉更是现代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今天,吴老师带同学们游一游张堰古镇,欣赏一下白蕉和他的南社社友们的书法佳作。  相似文献   
75.
《焦氏易林》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史信息。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西汉的农业已形成以谷物生产为中心,以畜牧、织绩、渔猎等副业生产为辅的“大农业”。从农史角度解读《焦氏易林》,不仅可以真切地了解西汉的农业经济状况,而且有助于加深对这部易学典籍的经济史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76.
在出土资料中发现很多汉代王国职官,如祠祀官,有太祝、祝长、太宰等;畜牧职官,有厩丞、家马丞、中左马等;王国政务官,有都水长丞、正、太仓丞等;王国宫廷事务官,有私长、乐府长丞、太史等。这些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西汉王国职官可以补史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7.
河西走廊所出汉简中保存了较多马匹饲养史料。以简牍为中心旨在通过简牍以此来分析汉代河西走廊马匹饲养技术、相畜技术、兽医水平,以此来探究汉代时期河西走廊以马为核心的畜牧业状况。  相似文献   
78.
孝猴     
清朝末年,有个外乡人流浪到四川巫山县。他在镇东柳林里搭了个棚子作居室。一天,外乡人来到鹰子岩,只见一只鸟从山上的一个石洞飞出,“当”的一声,鸟嘴里掉下一个东西落在外乡人面前。外乡人捡起来一看,竟是枚金戒指。  相似文献   
79.
西汉歌舞艺术的繁盛为史家所公认,在二百多年的歌舞升平中,涌现了一大批歌舞艺术生产者.这一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成员、文人、士大夫、民间艺人,他们将歌舞娱乐推向了高峰,极大地繁荣了都市文化,形成了汉代审美文化的尘俗品格,有力地影响了汉代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80.
<正>不久前,笔者因公出差湖南,途经长沙。既然来到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除游览岳麓书院和橘子洲头外,当然要看看长沙简牍博物馆了。说到简牍的发现,最早可追溯到西汉中期。据史书记载,汉景帝末年,鲁共王为扩建宫殿而将孔子宅子摧毁,在大动土木过程中,发掘出一批简牍,即用古老汉字字体在简牍上书写的书籍:《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种。此后古代简牍的发现还有多次。自二十世纪初,简牍等地下文献在全国各地不断发掘出土,总数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