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94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级英语》是大三英语专业课程的主干,其讲授多采取"精读"的形式,重在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却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解构的视角看《高级英语》教学,重点在加强技能与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以批判为中心,批判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储备——途径是思辨,形式是英语,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2.
《酒国》在莫言的长篇小说序列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小说采用三线并进的复调叙事策略,使用多种文体参与故事的结撰,并进行了独特的小说中套小说、人物参与叙事、作家进入故事成为人物的文本叙事试验,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叙事效果,这种叙事策略具有典型的"元小说"、文体杂糅和狂欢化叙事的文本特征,其叙事实验的独特价值及其巨大的文化隐喻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批判价值,具有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3.
著名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同时也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儿童文学家,他所构织的"灰色人物"画廊留给读者丰富而又深刻的社会文化想象空间。最能代表作家的是30年代的讽刺小说,其文本呈现的"反英雄"、"反摩登"化的叙述倾向,在深层次上体现为一种童言无忌;漫画众生的深度叙述方式,在意义上形成了虚与实、真与假的自我解构特点。张天翼以颇具童话色彩的笔触与富有喜剧意味的讽刺风格,使其讽刺小说在风貌格调上呈现出独特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4.
从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对新商科高职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解构:静态专业素质从知识素质、拓展素质到教育价值观由内而外对外作用,单纯的知识素质或者拓展素质达不到新商科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动态专业素质分为内生动态专业素质和外生动态专业素质,前者是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但必须通过后者的中间传动作用才能间接实现。进一步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解构指标权重,重构适应新商科发展的高职教师专业素质:问人才需求筑牢静态专业素质;问产业革新提升内生动态专业素质;问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外生动态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5.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的教学起始于“我要教什么”,然后才有学生“学到什么”。近两年来,笔者一直把教材解构作为教研的重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认识,形成解构技巧。  相似文献   
46.
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分析了专题解构、变式提升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7.
教了几轮《兰亭集序》了,文本曲折而隐晦的情感,一直缠绕自己的灵魂,从迷茫到清晰,再至熟稔地解构,一段赏鉴的历程有着别样的风味。走进《兰亭集序》,首先需要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既要知晓魏晋名士崇尚清谈,崇尚虚无的大背景,也要熟悉作者的乐观、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个体生命感悟,以及文本隐现出的文人雅士无意仕途、纵情山水的志趣与六朝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基于这样的体悟,  相似文献   
48.
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经历了面临“末位淘汰”的险境之后却一路“蹿火”,成为颇具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而以栏目主讲人身份出现的易中天、于丹等人,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造就出独特的“学术明星”现象。  相似文献   
49.
有人说,在今天,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一点也不了解雅克·德里达,以及与他密切相关的解构理论.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学界,没有人可以忽略雅克·德里达的作品,“解构”已经成为政治、历史和法学以至文学学科领域的核心词.雅克及其解构理论波及面甚广,德国《明镜》杂志在1992年将其贬为“精神之毒”,影响力甚巨.如今抛开雅克的解构理论,我们真的了解雅克本人吗?日人高桥哲哉的《德里达:解构》(后文简称高著),对此作出了否定回答,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雅克.  相似文献   
50.
刘芳宏 《科教文汇》2009,(14):247-248
长期以来,人们得到一个共识:拜伦的鸿篇巨著《唐璜》之所以具特殊魅力就在于其包罗万象(涉及文学、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唐璜》不仅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而且更是将“真理”之二元对立项(binary opposition)“真—假”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从而预见了“后结构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