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7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47626篇
科学研究   1465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549篇
综合类   489篇
文化理论   102篇
信息传播   1351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5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1456篇
  2014年   4182篇
  2013年   2958篇
  2012年   2991篇
  2011年   3399篇
  2010年   2760篇
  2009年   2789篇
  2008年   3356篇
  2007年   2577篇
  2006年   2180篇
  2005年   2825篇
  2004年   5149篇
  2003年   4486篇
  2002年   2947篇
  2001年   1515篇
  2000年   1932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51.
钟诚 《中等数学》2004,(4):21-21
题目 一个大学生在去年暑假用了 37天学习高等数学 ,并遵循如下规则 :( 1 )每天至少学 1小时 ;( 2 )每天按整小时学 ,且最多学 1 2小时 ;( 3)全部学习时间不超过 6 0小时 .证明 :此期间存在连续的若干天 ,该生学习时间的总和为 1 3小时[1] .(第 1 9届希腊数学奥林匹克 )对于题中所给的条件“37天” ,若改为 36天 ,命题是否成立呢 ?笔者发现 ,35天就够了 ,且可证明 35天是最小值 .理由如下 :沿用文 [1 ]的记号 ,则Ai 的取值是 1~ 6 0这 6 0个正整数中互不相同的若干个 .考虑下面 2 6组数 :{i,i 1 3},i=1 ,2 ,… ,1 3,2 7,2 8,… ,39.其中…  相似文献   
952.
<正> 数学解题中的思维创新,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层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解题活动中表现为结合问题本质特征采取优于常规思路的、灵活的、简单的解题方法. 下面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谈谈学生思维创新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53.
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潜在的指导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54.
数学教材中,师生对教材例习题的学习缺乏深入探究,学生虽然学了教材内容,但又不会解题,还有的人解了很多题却说不清思路.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例习题探究学习的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了例习题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程序、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955.
著名科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发现的本质就在于作出正确的选择,而选择能力决定于直觉.科学家如此重视直觉选择,足以说明选择能力是良好数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数学解题虽不像发明创造那样惊心动魄,但它也到处充满着直觉选择:问题的提出和发现、突破口的产生、解题方案的拟定等都期盼着凭直觉而作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6.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中少数长篇对话体议论文之一,集中体现了孟子思想和孟子散文的特色。学习的重点不宜限于读懂字词句的意思,而应在此基础上理解、评价孟子思想和《孟子》的写作特色。将《孟子》单元的教学重心设置于此篇,将此篇的教学思路定位于探究,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侧重整体感知,提出一些有质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作探究性学习,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957.
958.
特殊化和一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本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论述了特殊化和一般化的思维方法及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959.
以前老是认为一个节顺利按教条完成的课才是成功的课,但是一年多的课改实践,使人有了新的认识,而开学不久后的一次自然课更使我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相似文献   
960.
宣师一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历任校长和广大教师的努力奋斗,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是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但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国家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学生必须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师则必须在了解、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前提下,积极探讨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创造适合每个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在培养情感品质的同时,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个性特征。因此,我结合宣师一附小的实际,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建设充满温馨情感的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