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3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教育   20872篇
科学研究   4062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1738篇
综合类   847篇
文化理论   137篇
信息传播   265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2585篇
  2013年   2181篇
  2012年   2395篇
  2011年   2434篇
  2010年   1818篇
  2009年   1854篇
  2008年   2379篇
  2007年   1729篇
  2006年   1448篇
  2005年   1622篇
  2004年   1422篇
  2003年   1062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69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本对篮球意识的内在规律及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篮球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日本三种以健康为主题的全国性大型体育活动(全国体育休养娱乐节、全国健康福利节、全国休养娱乐大会)的宗旨、内容、规模、主办承办单位等。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也可借鉴日本全国大型体育活动的经验,政府主导,协会主办,社会广泛参与,宗旨鲜明,重视科研,注重实际,提高效益,创建健康社会。  相似文献   
43.
44.
45.
品格教育是当今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本文从分析儿童品格形成和发展的成分入手,阐述了在品格研究视野下儿童的道德教育策略和方法。儿童的品格存在四个基本成分和四个道德成分,道德成分被限定为道德内在的各个方面,而基本成分被认为是支持道德并帮助实施道德的方面,其本身不存在道德与非道德的问题。儿童品格教育可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种研究途径入手,形成较为全面的品格教育策略,包括:引导、尊重、提出要求、民主教育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46.
由于古人对应用写作始终缺乏宏观的理论认识,在文章价值追求上“尚用”的观念与“美文”的传统的并存,以及哲学文化传统和古代文章对应用文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的影响制约力,中国古代应用文因而有其明显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7.
小文 《体育科研》2006,27(2):28-28
从1960年斯阔谷冬奥会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40年中,IBM一直是奥运会IT赞助商。2000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把IT行业的“TOP”赞助拆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行业,IBM只能从中选择一项继续进行赞助。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和僵持,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最终,IBM宣布从2001年起退出TOP赞助。  相似文献   
48.
基于J2EE的体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绮  陈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489-491
论述体育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和未来校园资源计划(URP)的关系。为了适应未来校园资源计划(URP)的发展,在分析了J2EE平台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基于J2EE的体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最后,给出了J2EE平台上开发体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的“威斯巴登宣言”。宣言表示:国际奥委会正式决定2003年为“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年”。我们特刊发了北京奥组委代表、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张海峰先生在大会上陈述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和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代表孙葆丽教授写的介绍文章,并将连续刊登相关介绍文章。以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导学校体育的实践,推动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0.
“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目的和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第20届冬季奥运会将在意大利的都灵举行,为了能够对这一重大赛事进行充分的准备,都灵冬奥会组织委员会(TOROC)提出了以道德、社会、自然环境为中心的“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该计划从各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出发,贯穿于旨在能够举办以人为本的2006年冬奥会的初创活动,并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发展和实施。一、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目的从总体上看,都灵冬奥会组织委员会针对中小学生,主要是16~18岁的青年学生提出的“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希望能够达到三个目标:l.运用奥林匹克赛事这样重要的场合来促进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