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训练计划是根据一定训练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指导训练教学工作的文件。它决定着训练教学内容的总方向和结构,它是依据运动训练规律,把参与者从起始状态逐渐培养成目标状态的训练工作规划。训练计划的种类很多,在此,笔者仅以年  相似文献   
62.
"我是四川绵阳人,父亲是一名军人,从小我就觉得军人英武帅气。2008年5·12大地震,绵阳是重灾区,我和家人幸免于难。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是一群穿着迷彩绿的人帮助我们重拾希望、重建家园,我第一次体会到人民子弟兵的含义。2009年高考时,我毅然填报了北京交通大学国防生。"张记瑞说。一声哨响,张记瑞快跑着归队集合。这是三月的一个周日,寒意笼罩的清晨,北京交通大学的操场上出现一群绿色的身影,他们口号高昂嘹亮、步  相似文献   
63.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正想看电视时,被朋友邀请去爬山,勉强去了,没多久就会感觉到累;相反,如果我们兴致盎然,动机强烈,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感觉不到疲劳。在体育运动中,类似的现象也有很多。例如,学习新动作或"正在状态"的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总是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反复练习,"乐此不疲";但在运动员情绪低落或"不在状态"时,训练的质量提不上去,且容易"筋疲力尽",心理学工作者称之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象。  相似文献   
64.
集训     
《乒乓世界》2014,(5):24-25
1郭指导 郭焱首次以教练员身份参与到国家女队在成都的集训中。郭指导在体能训练中,为队友们发出训练指令 2.邱指导 四川女队主教练邱贻可作为本次集训的东道主,也参与到国家队的集训中。在帮助国家队教练员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他还不忘“关照”下,本土队员朱雨玲  相似文献   
65.
运动训练中的负荷设计及训练手段的采用是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训练负荷是指在训练因素的刺激下,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生理和心理的负担。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中,为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提高竞技能力所采用的身体练习方式,是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在每次训练课和不同阶段的训练中,训练负荷的设计安排、训练手段的采用,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要根据个体的实际接受能力实施区别对待。训练负荷和训练手段要与专项技战术紧密地结合。既练了技术,从中又提高了体能技能,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66.
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是通过多年的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在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被发现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这也正是运动员处在小学,初中,高中上学阶段,在这三个上学阶段最少要接受三个甚至多个教练员(体校除外)指导,在这三个学习阶段如何让运动员健康成长,并进行系统训练,需要三个阶段的教练员在各自阶段  相似文献   
67.
让石头开花     
刘增辉 《成才之路》2011,(27):49-4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而写是其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书面表达在高考中占25~30分。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采用的训练方式不是当堂训练讲评,而是在课堂教学收尾的时候布置书面表达训练任务,由学生白行在课外完成,课后教师收回作业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逐个批改,最后由教师再找时间进行讲评。但效果并不明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写的累,教师改的苦,最后效果差。这样,学生谈写色变,一写还是干巴巴的那几个句子。  相似文献   
68.
崔伟 《网球天地》2010,(7):112-114
因繁重的比赛训练任务而无暇顾及文化课学习的专业运动员,退役之后往往选择到高校充电。今年3月,雅典奥运会女子网球双打冠军孙甜甜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走进大学校园,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活。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训练任务、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对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科学的、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和培养优秀运动员,起到参考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训练后的疲劳消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当运动会临近时,各校的针对性训练也加大了力度,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较快地消除和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因此对训练后的疲劳消除与恢复不容忽视,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一、放松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措施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如在运动后内脏器官还得继续一段时间的高水平工作,以补偿运动时缺少的氧。如果不做放松活动而突然静止不动,那么身体的静止姿势,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