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23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2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君子"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通过塑造君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在政治、道德上的思想诉求。通过《论语》中的君子和当代大学生的对比,说明传承儒家文化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32.
于丹 《中学文科》2007,(10):17-20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孔子首先说话。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  相似文献   
34.
本文撇开孔子的圣人形象,从《论语》出发,试图分析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孔子温良平实,幽默可爱,能喜能悲,是一个十足的性情中人。  相似文献   
35.
依据《左传》、《史记》、《尸子》、《汉书》等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子路问津"的时间应是"荷蓧丈人"之前、"楚狂接舆"之后,"津"地点应在潕水东流处,即今河南省南阳方城县境内独树镇与杨楼乡交界处的杨武岗、上曹屯、赵庄自然村一带砚水东流处。  相似文献   
36.
37.
38.
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基点,分析了“士”这个特殊社会角色的发展。孔子的“士”重立身,尚“内圣”;孟子的“士”重“舍生取义”;荀子的“士”重务实、尚“外王”。  相似文献   
39.
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眼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  相似文献   
40.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浸透着仁爱精神的伦理法学思想体系,提出了一整套旨在维护礼治的"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倡导德治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注重人治的"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进一步对之加以总结、发掘和探讨,对于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