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集宁师专学报》2013,(3):90-95
证人不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审判的一大顽疾。刑诉法修改后针对该问题,从证人出庭的条件、强制证人出庭、证人补偿、证人保护等各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却忽略了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问题。新近出台的司法解释则混淆了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同时也缺少诉权制约裁判权的理念与机制,体现了我国程序工具主义的传统。在该问题上,案卷移送制度的恢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2.
知识产权诉讼中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电子证据证明资格和证明力进行了研究,在证据资格上,真实性是重点考量的因素,而举证责任分配、借助专家辅助人、日常经验逻辑是认定真实性的关键因素。在证明效力方面,公证程序合法、规范,证据形成的过程、结果完整是影响网络电子证据证明效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鉴定意见是我国诉讼法中证据种类的一种,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鉴定意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同于其他证据可以由法官凭借法理与经验判断,需要借助于专业知识的判断;且正是由于它的专业性带来的权威性导致其对于案件的审判具备超乎其他证据更强的证明力,所以法院应该更加注重对鉴定意见的审查。法院在决定是否采纳鉴定意见时,可以从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两方面进行考察,通过专家证人出庭、鉴定意见质讧等方式以确保鉴定意见的合法性,从而有效合法地适用鉴定意见证据,最终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64.
公证作为一种法律授权的证明活动,在我国民事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证书证是经过公证的书证,是公证证明中的典型形式,它具有证据效力,其证明力大于一般的书证。而公证的公信力及信任的心理学机制是公证书证证明力优越性的基石。  相似文献   
65.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没有对辨认作出适当的规定,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也就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尽管在实践中,辨认笔录的证明力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辨认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辨认笔录的证明力并未达到充分的境地。从辨认本身所依据的规律出发,完善辨认的程序,是提高辨认笔录证明力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6.
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取证难却是摆在当事人面前的最为严峻的客观事实,尤其是获取证人证言,由此应运而生“悬赏证言”。对悬赏证言法律效力的判定,大家莫衷一是。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具体分析悬赏证言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67.
证据能力和证据证明力是证据法学中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理论上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从理论上正确界定证据能力和证据证明力的关系,具有公正高效地裁判和遏制司法腐败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8.
高校学生档案的存在形式和记录方式在满足了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时就具有可采性,在诉讼的具体案件当中其证明力根据其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可能为直接证据也可能为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