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48年的一个夏夜,国民党特务突 然包围了京城名药店——乐家老铺。中 共地下党员张友鹏在管家老陈的掩护下, 将党的地下金库转移出乐宅;他们来到 新的接头地点时,却发现那里也已暴露。 情急之下,老陈将金库藏入乐家的西郊 鹿苑。由此,乐老板和夫人之间产生了矛 盾;金库的藏匿地点也被其未过门的女 婿告密……。这就是中国评剧院再度上 演的大型现代评剧《乐家老铺》。该剧今 夏在中国评剧院和中国戏曲学校公演以 来,深受欢迎。 评剧《乐家老铺》以百年老字号同仁 堂为题材,但与观众银幕荧屏上已经熟 知的《同仁堂传说》、《风雨同仁堂》、…  相似文献   
22.
"新派"评剧演员在舞台道白和演唱中出现了11组26个儿化韵母,其中韵母[a、ia、ua]在新派评剧中形成两组儿化韵,即[ar、iar、uar]和[er、ier、uer、yer],通过分析寻找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3.
随着中国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曲艺的评剧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热情和关注。评剧对外宣传材料的研究对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类外宣材料翻译质量以及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民间曲艺——评剧的了解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唐山市博物馆评剧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为研究文本,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框架下,归纳评剧对外宣传材料的语言特点及其所属文本类型,探讨优化评剧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策略,以期对此领域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评剧跨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本研究从评剧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首先探讨了新媒体对评剧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之后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如何调整翻译教学策略,以期为促进评剧跨文化传播,弘扬冀东文化做贡献。  相似文献   
25.
前不久,《旧京老戏单》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旧京老戏单(即演出节目单)的收藏者杜广沛系北京人艺的元老,因从事幕后工作而知其者不多。杜广沛先生收藏的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时期多达数千张,并曾多次展览,在京城戏剧界很有影响,北京人艺首任院长曹禺、戏剧家老舍的夫人胡洁青、中国收藏协会名誉会长、文物专家史树青等,均对其有过题词或赠言。从中国戏剧史看,北京城始自清末民初,逐渐成为戏曲、曲艺的发祥地,涌现大批戏曲名家、名剧和名戏院,最具代表性的京剧成为“国剧”,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一个历史性的高峰。《旧京老戏单》一书收入京…  相似文献   
26.
成兆才是中国评剧的主要创始人。他在继承并全面改革冀东莲花落的基础上,移植和吸收其他曲艺的某些成分,从而培育出评剧这一新戏种;他还是评剧第一剧作家,他改编和创作的百部剧本对评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奠基作用。他倾毕生精力为培育评剧这枝戏曲新花,并使之从地方走向全国、从民间曲艺走向正剧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7.
28.
演出     
《八小时以外》2010,(2):92-93
郭德纲从艺20周年系列专场演出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8岁入行,先拜评书韵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跟随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多位相声名家的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姊妹剧种,  相似文献   
29.
《文学教育(上)》2009,(22):157-157
据新华网消息,根据作家萧红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改编的大型评剧《我那呼兰河》,6月4日至5日在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亮相太原。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话剧、舞剧的多元素融合,让观众们享受到了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该剧的主演、沈阳评剧院副院长冯玉萍指出:“该剧在文本上最大的特色是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唱词和对白全部押韵,让人感受到文学的唯美意境。  相似文献   
30.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