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1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教育   24689篇
科学研究   2954篇
各国文化   209篇
体育   2307篇
综合类   1456篇
文化理论   149篇
信息传播   5144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1259篇
  2014年   2654篇
  2013年   2102篇
  2012年   2373篇
  2011年   2788篇
  2010年   2295篇
  2009年   2270篇
  2008年   3480篇
  2007年   2617篇
  2006年   1736篇
  2005年   1514篇
  2004年   1569篇
  2003年   1433篇
  2002年   1123篇
  2001年   1042篇
  2000年   813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中国皮划艇1991年选拔队81名男女运动员体质测试的19项形态指标及其27项派生指标的数据;并与80年代国内外皮艇划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一般形态和部分专项形态特征,基本上接近或达到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形态特征标准.但男子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脂、身高和女子皮艇运动员的肩臂长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2.
图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价值体现于它记载的知识,体现于它的精神内容,并且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实行体教结合的27所中学生和10所高校运动员的训练管理情况作了详尽描述,并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为中学与高校训练的衔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4.
郭立珍 《兰台世界》2006,(8X):56-57
“节俭”一词在先秦汉代的文献中就已经时常出现,作名词表示在人们在生活或消费上的克制、约束行为。“节俭”为什么能表示人在生活、消费行为上的克制、节省行为呢?本文旨在对这个词进行一点浅显的考证。  相似文献   
75.
纳兰性德词<瑞鹤仙>注释  相似文献   
76.
从社会学的“角色”视域入手,分析指出,在教育管理情境中,面对“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的角色冲突时,高校、运动队以及运动员三方应共同建构,促使运动员能够正确地进行角色认知,实现合理的角色定位,真正体现“体教结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7.
《档案与社会》2002,(6):I001
2002年即将过去。回首过去,我们在全区档案事业史上又书写了辉煌的一笔,我们欣慰,我们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78.
皖省藏书楼——我国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近代史中,公共藏书楼是维新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论述了在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皖省藏书楼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超了“肇启新机”、开风气之先、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核酸的结构具有多态性 ,核酸的功能取决于其结构 .了解核酸不同结构的特征有利于对其功能的充分认识 .本文对核酸四碱基体及其形成的四链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这些工作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核酸四螺旋结构 ,对相关的实验研究也将起到有益参考作用 .  相似文献   
80.
台湾地区使用的普通话与现代汉语①不完全相同,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有+动词”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中“有”的宾语一般应为名词,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做“有”的宾语,而且有诸多限制.可在台湾普通话中,却几乎所有的动词结构都可以用在“有”后面.此时的“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是“完成体”的标记.我们将这种句式的结构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尝试分析这种句式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