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张晓侠 《考试周刊》2012,(36):15-15
诗言志","言为心声"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心中的想法、认识、态度和情感的。当然,诗歌也不例外,诗歌就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因此对于诗词中诗人情感的准确把握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也是高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较准确地把握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呢?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大家切磋。  相似文献   
102.
邮人与诗人     
千里 《集邮博览》2009,(1):15-15
诗言志,诗言情;诗为心声,诗为表白。中国是诗之国,万千诗人,如群星灿烂,大放光芒,为中华的文化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在集邮者中也不乏爱诗者。已故贵州集邮家方培基,生前每当发行新邮时,都赋诗一首。一邮一诗,字里行间洋溢着他的浓厚情感,请看《蝴  相似文献   
103.
诗言志是春秋时期的文化潮流,诗教随之勃兴而相始终。儒家诗教尤具特点,伴其兴而不随其灭,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传统,数千年不衰。本文分析归纳了儒家诗教的现象及特色。  相似文献   
104.
诗言志”与模仿说是中西文论中两个重要的命题。本文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对中西古代不同载体文学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5.
"诗言志"是儒家的诗学观。"诗言志"有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由于个人的思想、志向及所处环境、地位的不同,所言的"志"也各不相同。寓志于形象中和咏物言志是诗言志的两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6.
魏芳 《中国德育》2014,(14):45-47
正学校是文化场所,用优秀文化育人应该成为实现德育的主旋律。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诗歌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诗言志,诗寄情,它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并且在养性育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孔圣人主张诗教育人,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天教培养自然人,诗教培养理想人。进行诗歌教育,践行圣人思想主张,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十几年来,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  相似文献   
107.
漆正升 《考试周刊》2013,(51):35-35
<正>一位诗人说:"诗者,从言从寺,西方人在教堂里做什么,中国人就在诗歌里做什么。"我想起了《尚书》中的一句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志"即指诗人的志向、抱负、思想感情等。西方人把精神寄托在教堂,中国人则把感情寄寓诗歌。因此,诗歌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辉煌华美的殿堂,激发学生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文化遗产的热情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  相似文献   
108.
李学洲先生可谓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在繁忙工作之余,勤奋创作,成绩斐然,前年刚出版一部厚厚的诗词集《吟啸烟雨》,时隔两年,诗兴未艾,文思如涌,倚马可待,今天又拿出来这部《玉壶冰心》诗集,让我钦佩。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美学是"诗言志""诗言情",这部诗集延续他以往的诗风,心系苍生社稷,  相似文献   
109.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最初是诗语。而诗是抒发感受、表达情感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动辞发""诗言志"等古语无不阐明语言作为表情达意工具的本质。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后天由家长或教师着力刻意培养的。要使学生爱上语文,坚持学  相似文献   
110.
境即心     
<正>王维《竹里馆》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中,幽深的竹子阻绝了尘嚣,深深的森林隔离了人迹,琴声悠悠,长啸声声。谁知幽人意?唯有天上月。明亮洁净的月色,就是摩诘的禅心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圆融无碍。一个"幽",道尽幽寂。柳宗元的《江雪》也是经典名篇,"千山鸟飞绝",空旷,孤寂;"万径人踪灭",寥廓,死寂。二句互文见义,一个极为宽广的背景呈现出来。然后由大到小,由孤舟到钓翁。钓什么?钓的是孤寂。冰天雪地,没有鸟影,阒然无人。除了雪,就是舟;雪是冷的,舟是孤的。除了冷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