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中国古典人生哲学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其中就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自然的一员,燕子与人类的生活、情感、习俗的紧密关联,却又是其他鸟儿无法比拟的: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翻飞于帘幕之间,它们可以成双成对地呢喃于画粱之上;人们都憧憬着燕子一样双宿双飞的美好,追寻着燕子那样相亲相近的幸福。所谓“诗言志”,由于人们在“燕子”身上倾注了人类的文化情感,并积淀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里  相似文献   
92.
中华民族是个含蓄内向的民族,虽然中国美学的"诗言志,歌抒情"讲的是艺术情感的表达,但同时又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应当是耐人品味的美的情感,是含蓄的情感。既然不能够酣畅奔放直接表达,那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  相似文献   
93.
越南诗人裴辉壁(17444—1818),在这篇《小引》中,陈述了编录《历朝诗钞》的经过,以及他本人对“陈兴国初”不同时期诗风的扼要评论。中肯定了“诗言志”这一创作思想,并对“后菱教胄子以诗歌声律.”塑造美好性情的安践给予高度的赞扬。最后指出,苟能以  相似文献   
94.
文章回顾了“诗言志”说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中的言志抒情的脉络,并展望了这一理论的整体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
王飞 《现代语文》2006,(7):56-56
诗歌是诗人智慧树上结出的花朵,是诗人心中喷出的最精粹的声音。《毛诗序》:“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自清《诗言志辨》也说:“诗,持也,持其性情。”无论言志或缘情,二皆出于心,发自于音。好诗维系在灵魂,于生命深处最为感人。笔细心赏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绪纷飞,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当处恳请同仁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96.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实施已经好几年了,作为新教材的试验教师,不仅为新教材的美文所深深折服,也为新教材中精美插图紧紧吸引,但最令我喜爱的苏教版中的特色课——"文包诗"。浏览新教材,几乎从一年级开始,每一学期都有这样的课文穿插在其中。反复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接触"文包诗"题材的观摩课,不仅使我更爱执教这类课,也使我对"文包诗"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
微话教育     
<正>@熊丙奇(教育学者)高考政策调整,必须遵守"三年早知道,公开听取意见"的基本原则,不能朝令夕改,今年年底颁布,明年就执行。政策不能太随意,我国高考加分项目泛滥,就因政府太过主观,缺乏专业和公众参与。@王久辛(作家、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没有明确的"国教",但并不是没有统一的教育思想。中国的国教,事实上就是"诗教"与"文教"。即"诗言志",主张人人要有凌云壮志,它解决的是立人、树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诗意言说的德育效应与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铁山 《江苏高教》2012,(4):117-120
任何理想信念都必须依赖恰当的"言说"才可以深入人心,化作道德自觉的行为。规训式言说不论是禁诫型、胁迫型、诉苦型,还是比较型、训斥型、建议型,本质而言就是道德的强制。而诗意言说是教育范畴道德意义本真、求善、至美的呈现,具有导引性、动力性、凝聚性、超越性等教育效应。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基本策略在于:设境兴志,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情感场;以诗言志,建构理想信念教育的共生性师生关系;比德喻志,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化机制。  相似文献   
99.
胡华栋 《语文知识》2013,(2):128-129
中国与西方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因而有着不同的文论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诗言志",而西方从古希腊时起,就倡导"摹仿说"。这两种文论观在逻辑起点、理论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对中西文学的影响上也有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0.
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论的典型表述,关于它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本文拟从《诗经》的内容来源、创作手法和表达形式三个角度分析"诗言志"的文学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进而从"由天命到敬德"、"宗法制度"、"礼乐政治"三个层面具体分析"诗言志"的入世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