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983篇
科学研究   278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750篇
综合类   230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11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探究祖国传统推拿(按摩)手法在田径标枪运动肩袖损伤中的治疗作用。采用推拿按摩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4~06级的6名肩袖损伤学生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手法治疗肩袖损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白杨礼赞》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抒情散文,其思想内容深刻丰富,遣词造句精致讲究。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占志,借白杨树来象征英勇抗战的北方人民,借白杨树“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形象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敌后抗战的北方军民及其坚强、正直、朴质的品质,并进而歌颂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3.
旺杰 《西藏教育》2008,(5):31-32
即兴伴奏是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和手风琴专业演奏员必不可少的演奏技能之一,在实际教学与工作中更多的是担任伴奏,即兴伴奏是指未经编写的即兴伴奏即:一拿到单旋律谱便能立刻用合理、顺畅的和声、节奏及其他技术手法,演奏出较完整的伴奏,即兴伴奏在各大师范院校及专业音乐学院早已得到了重视,并增加了手风琴即兴伴奏的内容,用来培养学生对手风琴即兴伴奏的演奏技能,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经验,也写出了不少关于手风琴即兴伴奏的教程,我校手风琴课程设置中也应增加手风琴即兴伴奏的有关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大一部分手风琴演奏者仍然不能较熟练地掌握即兴伴奏的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994.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自选”式的话题作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般的创作自由,然而,几百万人在同一时间面对同一考题选材构思时出现“雷同”也在所难免。因而对作进行必要的“美容”包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怎样使“货真价实”的内容“锦上添花”,用花轿送出您的“新娘”呢?这里,笔结合2001年高考佳作的鲜活范例,向您推介六种切实可行的“美容”术,供您借鉴。  相似文献   
995.
“三好生”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附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成了学校里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还能给老师捎一些难买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特别出色,就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  相似文献   
996.
爱德加.爱伦.坡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死亡恐怖短篇小说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运用独特的创作手法来表现他独特的人生体验、精神孤独、对死亡的预见及对理想之美的渴望。他尤其擅长着意描写人类心理的无意识活动,探讨人的精神状态。本文将以此为切入口,分析《丽姬娅》中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领略其中对人间之美的感悟、对天国之美的疯狂追求。  相似文献   
997.
<金色笔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代表作,也是倍受争议的一部.作者在其中采用大胆实验叙述方式.以令人惊讶的深度和细节,写出了她那个时代女性的复杂自我;另一方面,许多读者仅把它看作是一部布局混乱的女权主义作品.显然是片面和不公平的.作者的博大胸怀和作品中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往往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998.
吴戬 《文教资料》2008,(13):8-10
韦应物的悼亡诗成绩卓然,所憾未曾引起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其在妻子形象的凸显、儿女角色的引入、细节表现的深化、物我浑融的象征化尝试诸方面的探索为悼亡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想空间和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999.
符蓉 《文教资料》2008,(20):25-26
哈代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对自然景物描写风格独特,巧妙运用了象征、隐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服务于小说主题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其小说伟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00.
刘晓萍 《文教资料》2008,(28):31-33
<傻瓜吉姆佩尔>和<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两篇小说同样是塑造了一个傻子的形象.而且均以行骗者/傻子(被骗者)/拯救者的模式,却铺就了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造成了两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走向与结局.两篇小说将行骗者的乐、被骗者的悲及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拯救者的爱交织在一起,烘托出一个悲剧的主题,这是人性的悲剧,是生存的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为了烘托出悲剧的氛围,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被赋予象征性含义.两篇小说的作者在作品中均表现出一种悲剧的意识,但是因为作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又呈现出一些不同:辛格的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更为含蓄温厚,而余华的则显得辛辣直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