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节,封建卫道者贾政与叛逆者贾宝玉的矛盾终于爆发,而后与宝玉关系密切的人纷纷登场,各自落泪。同样的眼泪,由不同人的眼中落下,便有了不同的内涵。一、贾母:溺爱之泪作为荣国府最高权威的贾母对衔玉而诞的孙子宝玉极尽疼爱之能事,文中写她不觉就滚下泪来,抱着哭个不了。年迈之人本当泪少  相似文献   
72.
《红楼梦》中的贾母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见的睿智通达的老祖母的形象。在她的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其中最突出的是传统“和”文化。依据文本,从贾母自身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等几方面探索中国“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3.
作文炼金场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就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  相似文献   
74.
《红楼梦》中一共写了三件丧事.其中秦可卿和贾母的丧事是王熙风打理的。贾敬的丧事是尤氏打理的。通过这几次丧事的描写,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认识王熙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5.
贾母弃黛娶钗,是因为黛玉不符合贾母一贯的择媳标准;贾母十分疼爱黛玉,只是外祖母对外孙女的亲情,与祖母的择媳之爱是两回事;贾母对贾宝玉百般溺爱,而且也明知宝、黛感情亲密,然而,家长地位和封建宗法制度决定了贾母可以无视这一切。有的红学家没有认真分析贾母的地位、身份和性格,误认为贾母是宝黛爱情的保护神,并由此推论后40回非曹雪芹原著,这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6.
《红楼梦》中贾母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经常使用口语化的方言词语、生动活泼的俗语、各种修辞手段和戏谑的人物称呼语,善于自嘲和自谦、擅长打趣掫揄等方面,这种语言特点展现出贾母开朗乐观、和蔼可素、人情练达、运筹帷幄且善于营造或调动气氛、注重人际和谐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蕴含着可兹现代人借鉴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77.
贾母论     
伟大的作家,他的不朽创作之中,有些是属于自觉的,有些连作家本人也叹为鬼斧神工之笔的那些章节,倒可能是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化所形成的智慧密码,在作家脑海中的闪电般的爆裂。  相似文献   
78.
给老故事注入新的元素,让老故事在鲜活力量的碰撞中重新焕发出神采,在现实的映照下点燃内蕴与激情,这就是故事新编的魅力所在。当然,新编不是乱编,不是随心所欲、胡编乱造,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促成文章思想新的飞跃,绝不仅仅只为读者的一笑而过。  相似文献   
79.
<正>有效实施语感教学,势必有利于纠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那么究竟如何培养语感,进行语感教学呢?结合我国语文教育现状,提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条基本途径。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这是语感培养中最基本的途径。而强化实践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听读说写的反复训练。"听、说、读、写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读,说就是写,用嘴巴写","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  相似文献   
80.
贾母死了,贾府上下都去了铁槛寺,只留惜春、贾芸并几个家人守园子。凤姐正害着病。结果,奴才周瑞的干儿子何三纠集盗贼进园行窃。贾政接报,头一句便问:“失单怎么开的?”知道家里还没有向官府开失单,贾政方才放了心:“还好。咱们动过家的,若开出好的来,反担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