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785篇
综合类   16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陶睿 《中华武术》2008,(9):12-13
现代跳高技术的特点是在高速助跑中完成快速起跳动作,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支撑力量和高功率的爆发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发展对跳高起跳有直接作用的专项力量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多年来我国教练员高度重视并致力研究的热门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执教和训练经验,并借鉴前人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972.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973.
外藉全明星     
自从1984年扣篮大赛——这项被誉为继厕所之后最伟大的中场休息发明——进入NBA以来,哪一届能称得上是最精彩的?1986年土豆韦伯以1.70米的身高征服了天空;1988年飞人迈克尔·乔丹从罚球线起跳战胜了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2000年维斯·卡特将力与美完美地结合……同以上这些经典相比,2008年的扣篮大赛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974.
勾手投篮的技术特点与训练方法:技术特点:半勾手投篮是最难防守的投篮手段之一,中近距离的杀伤力极强,贾老爷子退出江湖之后,远程勾手投篮在NBA球场上已经彻底消失,不过由于半勾手效率高,特别是在内线对抗中更是成为防守者的噩梦,已经成为大个子球员们的进攻必修课。  相似文献   
97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二维录像解析软件Peak Motus 9.0、视频图像分析软件Dartfish 4.0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优秀运动员谢荔梅打破亚洲纪录的一跳14.90 m进行录像研究分析,提供相关的关键运动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谢荔梅跳14.90 m的最后两步步长为2.14m和2.35 m,最后两步均速分别为9.30 m/s;助跑水平最大速度为9.43 m/s;2)三次起跳瞬时水平速度分别为8.39 m/s、7.45 m/s和6.67 m/s,垂直速度分别为2.59 m/s,1.73 m/s和2.15 m/s,三跳起跳角度分别为17°、13°和17.8°;3)三跳比例情况为第1跳38.7%,第2跳为27.7%,第3跳为33.6%.  相似文献   
976.
浅议跳远技术中的起跳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25-426
随着跳远成绩不断提高,跳远技术各个环节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影响跳远成绩诸多因素中,起跳动作是各个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动作。就起跳动作对跳远运动员创造成绩所发挥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中加以探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77.
在撑竿跳高教学过程中,起跳技术是教学的重点,跑跳结合则是教学的难点,"推插"起跳有利于使助跑和起跳协调连贯,也有利于金属竿向玻璃纤维竿转化,对体育系学生实验性教学,运用问卷调查、现场测试、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推插"技术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978.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人-器械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力学关系为后期优化踏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LifeMoD中建立19个环节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和助跳板,并展开助跳板力学特性的仿真研究。结果:踏跳过程中体操运动员受到的踏板反作用力峰值随着助跳板弹簧的刚度、阻尼以及板面体刚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板面体阻尼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助跳板弹簧的刚度能有效地提高体操运动员踏板后的垂直起跳速度,而改变助跳板弹簧的阻尼以及板面体的刚度和阻尼则影响不明显;增加助跳板面体的阻尼虽能减小踏板反作用力的峰值,但其负载率也明显增大。建议在满足人体肌骨系统能够承载的生理范围内,适当地增加助跳板的刚度有助于完成更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979.
蕾兆冲 《辽宁教育》2007,(11):61-62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体育与健康》三维总目标的要求,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感染、思维活跃等特点,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化的故事情节之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橡皮筋”作为学具引入课堂,进行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空间。同时,本课注重学生心智与体能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玩迷宫——学本领——耍花样——画图案等一系列内容来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在主体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玩”出乐趣、“玩”出花样、“玩”出创新。  相似文献   
980.
对8 名国内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影片解析结果表明,第二跳起跳时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小,这与起跳蹬伸时机晚和蹬伸不充分有关,同时与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紧、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第三跳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多,但也获得了较大的垂直速度,这与起跳时着地角小和起跳角大及着地过程中脚扒地速度慢有关,同时与摆动腿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8 名运动员第二跳距离百分比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