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正常行走足底压力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使用Rs-scan 2米测力板对10名中年女性(43.5±1.5岁)与10名老年女性(70.6±2.3岁)正常行走时足底压力、压强峰值和压力中心轨迹3个足底压力特征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中年女性在行走时无论是在脚刚接触地面还是在离地时所用的力均大于老年女性;中年女性第一跖骨和足跟部位的肌肉活动和平衡能力控制优于老年女性;中年女性可以在身体其他部位运动的同时使踝关节产生更多的运动,并产生更大的水平力来确保压力中心处于支撑面范围内.  相似文献   
62.
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垫式(in-sole)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40名中学生赤足与穿着慢跑鞋在1.5m·s-1、3.0m·s8-1和5.0m·s-13个速度下的步态周期、最大地面反作用力、最大足底压强、平均足底压强和力量-时间积分值进行分析,探讨赤足运动与穿鞋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引起赤足和穿鞋运动之间差异的原因,为指导青少年健康运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证实,赤足运动与穿鞋运动在步态、用力方式、压力分布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穿着慢跑鞋运动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为青少年的健康运动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63.
《科学生活》2009,(7):71-71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18年前,我突然感到小便时疼痛,尿频、尿急,经医生检查,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医治一星期后,小便时不痛了,但小便次数仍多,且见尿流细,尿淋漓不尽之症状并无好转,继续治疗后无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超重女性穿着高跟鞋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的特点.方法:13位超重女性和正常女性10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实验者正常速度行走,采用Rscan进行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结果:随着鞋跟高度的升高,足底支撑时间、足底峰值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5.
基于足底压力的羽毛球运动足部受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羽毛球常用步法的足底压力特征,为减少羽毛球运动中下肢损伤(特别是足部损伤)提供建议,并希望成为羽毛球鞋具设计的依据。利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左前场蹬跨步、右前场蹬跨步、一步蹬转起跳等常用步法动作进行测试。结果发现3种步法在离地阶段,足前区的内侧跖骨区以及大拇趾和第1、2跖骨区的最大压力均高于其他部位(P<0.05);着地阶段,蹬跨步是把足底压力集中于脚后跟和足外侧进行缓冲制动,蹬转起跳步则把压力集中于大拇趾以及第1、2跖骨区(P<0.05)。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员应注意在采用不同步法时,足前区和足跟区中部及足外侧的负荷变化,并尽可能地选择穿着能够分散上述区域压力的专项鞋来避免足部受力的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66.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足底压力测量是步态分析、临床足疾诊疗和运动鞋设计等领域最重要的应用技术,也是生物力学研究的得力工具.综述了该技术在"足(鞋)-地界面"和"足-鞋界面"最新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临床生物力学、人类功效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领域可能的应用和可望的前景.  相似文献   
67.
人机交互始终是社会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为了计算机与人体的交互功能能够得到实现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力敏传感技术的新型人机交互方法。首先通过柔性力敏传感装置检测到足底的压力值,之后利用数据跟踪的方式进行足迹跟踪,基于帧间变化向量的步态进行识别,这种识别方法能够较为快速的对下肢动作进行识别做出反应,且能够实现下肢与计算机进行交流通信的系统化性能需求。利用Unity3D这样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开发一个步态交互的小游戏,希望通过下肢的运动进行交互游戏,验证考究该系统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不同坡度后退走对下肢关节运动学和足底压力特征的影响,为更有效、更科学地将后退走应用于训练和损伤康复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维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Nokov,中国)和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Podomed,中国)采集普通大学生运动学和足底压力数据。通过2×3重复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坡度和行走方向对下肢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后退走较向前走,着地时刻髋关节在0°、6°和9°斜坡表现出较小的屈曲角;在0°斜坡表现出较小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角活动范围,6°和9°斜坡表现出较小髋关节屈曲角活动范围。后退走较向前走在0°和6°斜坡中表现出较大的第一趾骨峰值压力,在6°和9°斜坡中表现出较小的足底最大压强。【结论】后退走在斜坡上可以更好的避免膝关节损伤发生,可用于下肢力量训练;斜坡上后退走有助于更好地保持平衡,可作为由于足底受力过大导致足踝损伤的预防及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69.
运动时,人体足部鞋腔内的环境主要包括温度与湿度两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对鞋内温湿度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研究方法主要为足部散热模型建立与实验验证相结合,模型主要考虑不同足部组织的热传导系数、动静脉血液热传递、汗液挥发等因素,通过与足部接触的温湿度传感器或红外摄像仪进行温度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70.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45-250
研究采用SENSOR MEDICA足底压力测试技术测试60名受试者在低头站立与低头行走过程中玩手机2种不同姿态的足底压力以及相关指标,探讨低头站立和低头行走过程中玩手机对足底压力及下肢生理结构的影响。结果:低头站立时玩手机左脚足中段和右脚面积明显增大。左右脚足底的平均压强明显减小。低头行走时玩手机行走的平均速度、平均步长、每分钟步数都明显减小,左右脚落地的时间,右脚第三跖骨的平均面积,足跟内侧的负荷都明显增大,左脚第一、二、三趾骨和足弓内外侧的平均压力明显减少。结论:低头行走和站立时玩手机的姿态会影响足底压力的分布以及步态特征,感觉系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下降,神经中枢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减慢,身体质量中心在质量支撑面的晃动加剧,身体维持平衡所需的肌肉活动增多,肌肉代偿增加更易产生疲劳,在面对突发事故时更易产生跌倒且损伤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