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80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审美人类学置于当代中国学术语境的建设发展面临三大关键性的问题。其一,人类学转向不仅表现在审美研究的学理层面,审美创作活动同样表现出类似的特征。其二,现有教育模式导致年轻学者难以真正拥有实地性田野调查的经验,连接人类学与美学两大学科至关重要的中介难以有效落实。其三,人类学衍生出的交叉学科种类纷繁,缺乏明晰的学科区分意识,研究对象和方法长期处于彼此混用的状况,审美人类学的建设遭到一定程度的滞缓。回归学理,系统审视国内审美人类学演进历史,是这一新兴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2.
基于储层地质力学特征,综合考虑压裂液流动与岩体变形耦合作用机制,建立段内多簇同步扩展有限元分析模型.控制方程通过变形转化成以压力为变量的函数,采用离散耦合方法模拟计算裂缝形态与流体压力,从而分析不同敏感因素下多裂缝同步扩展过程中的缝间应力场变化、裂缝转向特性.结果表明:多簇裂缝同步扩展时,应力干扰对于裂缝延伸以及几何形...  相似文献   
63.
姜雪 《视听》2021,(1):12-14
2005年,一部《仙剑奇侠传》打开了仙侠剧的火爆市场.之后的15年间,仙侠剧的发展起伏不定,既掀起过全民追剧的收视热潮,也经历过鱼龙混杂的探索阶段.研究当下大火的仙侠题材影视剧与以往作品的差异,需要从创作和审美的角度分析代表性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只有真挚合理的人物故事和积极正向的价值塑造,才能满足审美素养和...  相似文献   
64.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教育关注的痛点与难点问题。就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治理变革的顶层设计而言,涉及“四大转变”,包括将认识社会转型的相关特征作为确立治理目标与对策的重要依据,将实现治理方式的范式转换作为治理体系变革的基本方向,将推动育人过程的评价转轨作为治理能力提升的重点举措,以及将把握教育领域的情感转向作为达成治理目标的关键措施;而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要抓住的“牛鼻子”就是教育情感转向。  相似文献   
65.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特别是“脱欧”和流行性疫情所造成国际留学市场的急剧变化,对英国国际教育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提升“软实力”来应对当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困境。英国政府积极寻求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试图通过调整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实现四个转向:一是以实现“全球英国”(Global Britain)的政治目标为基础,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国际教育产业发展模式,转向以“软实力”为导向统筹教育政策目标;二是通过地缘目标转向印太地区,开拓更大的留学生市场;三是充分发掘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四是通过优化整体服务流程来提升本国国际教育产业竞争力。英国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致性和国际化理念,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以及对留学生权益和质量的保障对我国进一步拓展留学生市场,建设全球高等教育中心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6.
科尔伯格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构设道德两难困境,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有力推手。但在实践应运过程中,却存在着重理性分析轻情感体验、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动的实践困境。将VR技术引入到道德两难困境创设之中,通过构建虚拟性道德场景,可推动道德两难困境的应用,实现由主体缺场向主体在场、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由道德建构向道德解构的实践转向,从而推进道德认知和道德教育的发展,使接受道德教育的学生真正实现知情合一、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67.
身体是教育得以发生和延展的本体性基质,脱离人之整全性身体,教育便无从谈起。特殊教育是基于身体多元情状需求以促进主体意义建构的伦理实践活动,在与身体生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残疾情状相遇时,彰显出关怀生命本真的伦理意蕴。通过考究身体与残疾的概念及身体哲学的流变,发现人之整全性身体深陷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中灵肉二元对立的窠臼,致使包含残疾在内的身体情状在特殊教育中的存在价值日渐式微,教育场域中对残疾身体的界定与诊断、教育安置及教育教学皆被生理化处置而沦为一种概念化的隐性存在,心灵、知识、理性遮蔽了身体原初的感知、体验。要使特殊教育凸显多元身体的本真样态,成为关切生命的道德技艺,需在观念上突破传统意识哲学中身心二分、灵肉分离的桎梏,以获得有关残疾身体情状最为本质的、一般的认识;回归残疾学生真实的生活及生活世界,创设一种身体在场的生活与教育生态;在特殊教育教学方式上凸显具身性,转向一种基于整全身体间性意义上的情境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68.
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后工业时代产物的互联网,逐渐超越了其自身的传播媒介属性,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化属性。这种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文化共性,是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文化基础,推动网络文学影视化成为媒介跨界融合的流行范式。其主要体现为"消解中心后大众文化的回归"、"主体隐退后的欲望文化建构"和"后工业文明下的深度感消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时代变迁背景之下的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功能转向进行研究,以期找寻适合传统武术拳种生存与发展的道路。结论:拳种文化经历了“战”“观”“赛”与“健”四大场域的发展阶段,每阶段的文化功能转向与历史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战”之功能实质上是拳种生存与需要的本质把握;“观”之功能是对民间文化的美学欣赏;“赛”之功能是拳种多样化与竞技化的综合取向;“健”之功能是社会发展与健康需要的转化结果。建议:以武防身,把握拳种文化技击属性;武艺结合,加强传统武术拳种的展演艺术;推武入赛,加强传统武术文化赛事开发;以武健体,推进传统武术拳种服务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70.
人们对技术的哲思经历了“无思之思”、“有思之思”和“反思之思”三个阶段。“无思之思”是哲学史中对技术的不显眼的、零散的思考;“有思之思”是自技术哲学诞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对技术所作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思考;“反思之思”是对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