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706篇
科学研究   49篇
体育   549篇
综合类   27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梁富亮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此类动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揭示优秀速滑运动员蹬冰技术的时间特点,对明确clap式冰刀蹬冰技术动作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动学3维摄像方法分析后认为:在一个单步中右单步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但右腿单支撑时间的延长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受节律限制,其单步时间与单支撑时间之比为:1.4:1。  相似文献   
123.
运动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康复治疗学课程中学时最长,学分最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欠佳,急需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运动学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基于MOOC的运动学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对MOOC实际教学实践结果的分析,证明运动学课程采用MOO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旨在为运动学教学模式改革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基于两轮足球机器人为对象,对机器人小车的运动进行分析与建模,从机械结构的设计上讨论了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5.
朱花  黄阁  孟冲 《科技广场》2007,(5):12-14
以自行设计的两轮移动足球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为对象,从理想情况和实际情况分别进行机器人小车的运动学分析与建模,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分析了驱动轮半径对运动学模型的影响。最后从机械结构的设计上讨论了对小车运动精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通过研究鱼类的游动推进机理、鱼类仿生学基础、鱼类运动学模型,阐述了以科加新月形尾鳍推进模式为理论基础,建立一种简化的仿生机器鱼运动推进模型。  相似文献   
127.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也很刻苦,却存在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倒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在解题过程中缺乏自我监控能力.所谓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保证解题的成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及解题中的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它能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的解题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解题方案,选择恰  相似文献   
128.
物理图像法是运用数学图像,采用数形结合的途径,比较直观形象地描述物理过程、展示物理规律、揭示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许多运动学、动力学问题用解析的方法无法或很难解决或解题过程很繁杂,但结合图像,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129.
采用Dartfish解析法,选取角度、高度、距离等指标,对巩立姣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最好成绩2022 m的推铅球滑步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新西兰选手ADAMS Valerie进行比较,指出:巩立姣在团身动作阶段,右腿屈膝程度小,呈现躯干下潜、臀高肩低的姿态;在背向滑步右脚离地瞬间,左腿摆动过高,重心向投掷方向移动不充分、躯干起伏较大;在右脚着地瞬间,滑步距离较短、左侧肢体的回扣松散,超越器械幅度小;在左脚着地瞬间,左脚落于投掷中线上,两脚间左右距离过小、前后距离过大,超越器械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为其今后技术训练和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分析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核心环节的运动学特征,探索其技术动作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应环节在击球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运用瑞典Qualisy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11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动作完成过程中腕、肘、肩、髋、膝、背等各环节都参与协同发力,腿、背、肩部的蹬转运动稍早于伸肘和甩腕;腕在肘后有加速,拍在腕后有加速,球拍顶点的加速结束最晚,击球前的甩腕是最后的加速发力环节;甩腕、伸肘、挥前臂这三个环节是反手拉冲技术中提高挥拍速度的关键环节;蹬腿、顶髋、伸背对于提升挥拍速度的直接作用较小,髋、膝、背部的主要作用在于依据来球的不同特征调节身体的空间位置以及为挥臂提供支撑反作用力;击球时前臂的挥动是向前为主、向上为辅,“快撞在先,快摩在后”;球拍顶点合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击球瞬间。研究认为:在实际训练中要注意加强腿、髋、背部依来球不同特征对身体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的能力,并强调前臂的横向转动以及“伸肘”和“甩腕”对于提高击球质量的作用;另外,还需注意提高各环节间整体协调发力的能力,避免出现发力过早或过晚现象,使球拍挥动速度在击球瞬间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