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25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纵观近两年各地物理中考试题会发现,本章考点与前面的知识结合密切,所占分值比例较大,说理性较强.这些考题的类型多以选择、填空、作图、实验探究题型等形式出现,重点考点有以下几个.考点一:运动的描述1.考点点拨  相似文献   
42.
在物理学中,人们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状态而引入作为标准的物体或物体系——参考系,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对于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减少烦琐运算,把握物理过程、巩固经典运动模型大有裨益.下面通过分析以往两道高考题和一道练习题来体会选用不同参考系在解题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43.
解答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一方面要应用电磁学中的有关规律,如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力计算公式等,另一方面运用力学的有关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在分析方法上,要始终抓住导体棒的受力(特别是安培力)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明确导体棒(或线圈)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状态的变化,把握运动状态的临界点.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4.
漫笔惯性     
张本常 《物理教师》2005,26(10):16-17
教科书中,惯性是这样定义的:“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第101页)或者“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物理第46页)  相似文献   
45.
新教材(人教版)把超重和失重的内容重新编人高中物理,对理解超重、失重现象及宇宙开发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超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从运动状态上讲就是加速度向上的运动,即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失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表现为加速度向下的运动,即加速下降、减速上升.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处于超重、失重状态时,物体的浮力会发生变化吗?  相似文献   
46.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 ,其地位与经典物理中的牛顿运动方程相当。文章从薛定谔方程中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和微观粒子力学量的表达等方面谈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的区别。文章阐明 ,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是统计规律 ,而经典物理的基本规律是决定论、严格的因果律。但在普朗克常数h→ 0的极限情况下 ,量子力学就过渡到经典物理学  相似文献   
47.
一、问题的提出:弹簧与相连物体构成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是学生充分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巧妙解决物理问题、施展自身才华的广阔空间,当然也是区分学生能力强弱、拉大差距、选拔人才的一种常规题型.以2000年高考题为例:  相似文献   
48.
论声乐艺术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洁 《教育艺术》2006,(9):34-34
歌唱是一门感情艺术。人的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运动状态,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力度(强或弱),速度(快或慢)和音色的变化上。歌唱是演唱者通过对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明暗的控制来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过程,而纯声音,节奏,旋律尽管可以产生悦耳动听的效果,但不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就不是真正的艺术。黑格尔认为情感是音乐的独特表现,是音乐与主体内心生活的桥梁。他指出:“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49.
王毅 《中学理科》2005,(2):34-34
当带电微粒的初速度v0方向与磁场B的方向平行时,则洛仑兹力f洛为0.当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时,即F合=0,因此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初速度方向不与磁场平行时,则微粒受洛仑兹力作用,只要mg、F电、f洛三力平衡即可.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对应的情况较多.  相似文献   
50.
当学到力学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内容后,学生提出一个认为“有悖”常理的问题,要我马上给予解释,例题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