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1991篇
科学研究   283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3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美国南方重建时期,农业生产形式从黑奴制走向收成制。收成制的确立,引发商业领域的作物借贷制和乡村商店的兴盛,收成制、作物借贷制和乡村商店共同构成重建时期美国南方新经济体制的基础。随着奴隶制的废除和收成制的确立,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转变为种植园主和佃农的关系。社会阶级结构的其他变化还表现在:第一,种植园主阶级继续占据统治地位,但其权力日益受到商人和企业主的挑战,作为挑战和应战的结果,三者出现相互渗透;第二,自耕农阶级瓦解,部分继续拥有一份薄地,大部分沦为无地的佃农、白人佃农、穷白人和黑人佃农的界限日趋模糊。  相似文献   
992.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育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并且数学与生活关系密切,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思考能力及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其教学难点与重点,同时也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将数学教学重点放在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上。当然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时能掌握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  相似文献   
993.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的完成需要有社会道德的全面建设,而道德失范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进行全面的道德建设,应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世俗道德为基本范型,同时以整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资源和借鉴西方优秀的伦理文明为前提,并以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就此本文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重建的意义和手段。  相似文献   
994.
一、学校文化重建的意义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的主体在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它的重建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当前理论界存在着一种以否定传统与激进革命为基本特征的“基础教育重建”论调,但现行基础教育体系属现代教育的基本事实前提,这就决定了改革不可能推倒重建而是自我发展完善。激进革命也不是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万能良药。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教育改革只会陷入灾难与迷失。  相似文献   
996.
论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师教育体系正经历世纪性转型,教师教育机构的改革是教师教育体系转型的关键环节。世界教师教育机构发展变化已经历三个阶段。中国教师教育机构改革正进入第三阶段,但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根据开放性、专业化和大学化教师教育体系建立的要求,在综合性学科框架体系中重建教师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997.
作为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谢弗勒在《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人的潜能理论,指出,传统的潜能概念始终蕴涵了三个神话:稳定性神话、和谐性神话和价值性神话。这三个神话导致了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潜能。谢弗勒对这三个神话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三种替代性的观念:作为形成中可能性的潜能、作为形成中倾向性的潜能和作为形成中能动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998.
新课程的实施,既给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可能会陷入种种困境之中。这些困境包括:认识上的困境。如何在已有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理解和认识 “课程管理”这一在新课改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新问题?“课程管理”主要“管”什么?首先要管的是“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宋振韶在《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途径》一文中,分析了新资源观理念下的学校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在整个教育资源系统中的位置,提出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进而探讨了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  相似文献   
999.
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教育部的工作要点的理解提出在大学逻辑中思考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问题,首先探讨了我国“十五”期间教师教育的话语转变、制度转变和专业转变的主要表现,并就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综合学院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大学逻辑中教师教育制度重建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决定了这一群体的自信心普遍缺失。作为大语文范畴内的应用写作课程,其教学改革应该以人为本,重建学生的自信,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