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于生存哲学中的神秘,海德格尔、阿伦特和梅洛.庞蒂的看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对海德格尔,神秘来自大地性,是存在论特征,且跟人与存在的联系有关。阿伦特认为神秘存在于生命领域中。对于庞蒂来说,神秘是大写的可见性,属于尚未区分出主客体的基质。  相似文献   
42.
网络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1995年算起,胡泳关注互联网的发展有14年了,他以"新媒介批评者"这种身份来研究互联网,建设性地让互联网在推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良性作用。他的视  相似文献   
43.
阿伦特是20世纪的杰出女性,提出政治领域与教育领域之间的本质差别,也从教育领域的自然性、有限性上来探讨权威的内在区分与外在区分。教育学视角下的权威,产生于对世界的基本需求,体现了对世界所承担的责任,而重建教育权威,必然需要从政治权威与教育权威的严格区分中来调整师生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44.
分身     
serra 《网球》2013,(8):160-160
B·多瑞斯瘸着一条腿打赢了一场八分之一决赛,她回到酒店后发现自己的脚踝肿得像个西红柿那么大,皮肤几乎都被撑得透明了,完全没有了知觉,天知道她是怎么撑下来的。等到V·多瑞斯打完八分之一决赛回到酒店之后,B·多瑞斯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外人无法分辨她们的长相,B·多瑞斯只比V·多瑞斯晚出生了11分钟,B的痛苦并不在于脚踝,而是这个倒霉  相似文献   
45.
作者在这部关于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双重传记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巨幅全景。她发掘新材料,向当事人求证。政治巨变及其灾难、崭新的哲学、德国的大学、阿伦特的博士导师卡尔·雅斯贝尔斯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家、美国和欧洲——作者以此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最富争议的爱和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4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学界的"阿伦特复兴",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结合问题逐渐成为阿伦特研究和女性主义政治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梳理北美6位重要女性主义理论家对阿伦特的核心著作《人的条件》一书的接受、评论和阐发,勾勒了近30年来女性主义与阿伦特思想的对话历程,女性主义者在批判、挪用阿伦特理论时所遇到的难题及化解方式。  相似文献   
47.
超人类主义将人类的出生和死亡当作现成的技术对象,一味追求“优生”和“永生”,其本质上以机械物理主义生命观和技术决定论为底层逻辑,侧重生物生命的增强,对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建构是冷漠的,因而暗含技术虚无主义危机。海德格尔和阿伦特对“诞生”和“死亡”的存在论分析,提供了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另一种认知,同时从意义生成的角度对抗技术虚无主义。对海德格尔来说,死亡的悬临逼促此在“绽出而生存”,最终是要使世界之为世界得以建立;对阿伦特来说,诞生意味着人类通过言说和行动的自由能力构建公共空间和意义世界。因此,人类生命的重要能力是澄明和构筑意义世界,由此,存在者的可理解性和生命的意义才得以显现。这一视角有助于解构技术意识形态统治,敞开多重的存在意义,对技术实践有更透彻的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48.
直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汉娜说:“要有爱这个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哲学,这种哲学讲求无为而治,从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主张人的归隐避世。这种哲学成为选择归隐的中国仕人自我心灵麻痹和遮蔽的良药。一个个清癯而又孤傲的形象出现在了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廊中。可是问题是如果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如你如我,在还没有真正揭开世界的面纱之前我们就已经被这种哲学思想蒙蔽,那么这具躯体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何在。最具讽刺的是,凡是提出过归隐避世思想的中国诗人、文人,都曾有过一番彻骨的与生命与世界搏斗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